|
|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桑梓文库 | 中国名人 | 锦绣中华 | 同学录 | 教育频道 | 图片中心 | 桑梓下载 | 留言桑梓 | | ||
|
||
|
||||||
评论:不能让考试成为部门创收的工具 | ||||||
作者:涂洪长、…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8/12 | ||||||
评论:不能让考试成为部门创收的工具 新华网福州8月11日电(新华社记者 涂洪长、项开来)大同小异的一门计算机考试,教育部门以“继续教育”之名组织一次,收取若干费用;人事部们又按“职称考评要求”实施一次,收取费用若干。多年来,福建省两大职能部门为一项考试权之争而僵持不下,使夹在其间的广大中小学老师左右为难,叫苦不迭。 重复考试久拖不决、考权之争互不相让,绝不仅是出于权力的傲慢。据了解,福建省教育系统组织的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考试需交纳考试费、培训费共180元;而人事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各种费用加起来高达300多元。如果再算上培训和应试期间的住宿、交通等杂费,福建省34万多名中小学教师为一项考试支出的费用就超过亿元。一些基层老师对此愤愤不平地说,无利不起早,考试权之争的背后其实是利益之争! 如今,名目繁多、蔚为大观的考试已经遍及社会各个角落。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报名参加各类考试的人,加起来有上千万之多。同时,因为混杂着各种“颜色”的利益纠葛,“考试经济”一词也随之浮出水面。在福建省的重复考试事件中,一些乡村老师向记者透露,近年来,有关部门组织的考试名目繁多,让人应接不暇,应试者除了花一大笔钱买教材和交考试费,几乎毫无收获。而据有关人士保守估计,2002年职称外语考试中,单是印数巨大且价格不菲的考试大纲和考试指定用书,便能获利1.76亿元! 考试,本为检验素质、体现水平,进而达到选拔人才的目的,但日益膨胀的“考试经济”却昭示了这样一种信息:一些部门和机构组织的考试已经远离其理想初衷,而沦为以金钱为中心的逐利工具。 本来,政府的公共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授权,为的是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政府部门却利用手中的权力牟取部门私利。本来,考试评价体系属于社会中介的行为,一些政府部门也投身其中。目前大部分考试的设定者仍以行政部门居多,具体考务则由这些部门下设的考试中心承揽,这实际上变成了政府部门利用权力直接参与经营活动,而且在考试收费缺乏透明度的情况下极易滋生腐败。 “考试经济”肥了部分人,害苦了广大百姓。要根除这一社会发展中的毒瘤,治本之策是约束政府部门的权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目前当务之急是对名目繁多的考试进行严格的整顿和清理,从根本上改变上下级部门、职能交叉部门、行业组织和行政单位之间考权不明、考核重叠的局面,严防政府部门借考试之名行牟利之实。(完) 事件回放: "考权"争夺战硝烟弥漫 基层教师叫苦连天 一边是教育厅组织的信息技术考试,一边是人事厅开展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一个声称列入继续教育的考核内容,一个宣布与职称评聘挂钩。虽然考试的名义和目的各有各的说法,但考试内容却大致相同。 在福建省,几年来教育部门和人事部门为一项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水平考试的“权属”问题僵持不下,夹在两大部门间的广大基层教师左右为难,叫苦连连。
|
||||||
文章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没有相关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