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桑梓网《锦绣中华》频道上线  [桑梓网  2013年9月29日]            桑梓网欢迎投稿!  [桑梓网  2006年6月6日]            《图片中心》,盛大推出!  [桑梓网  2006年5月13日]            桑梓网全新改版升级  [桑梓网  2006年5月12日]            桑梓论坛功升级到7.1.0版  [桑梓网  2006年1月8日]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您现在的位置: 桑梓网 >> 中文热讯 >> 正文
  百姓心中的共产党员       ★★★ 【字体:
种子•脊梁•旗帜:百姓心中的共产党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23
 

    

  6月29日,加入党组织的福州市非公企业新党员在党旗下宣誓。 当日,福州市100名非公企业优秀青年光荣加入党组织。今年以来,福建省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全省8708家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建立党组织,一批优秀青年加入到党组织的行列,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摄

    新华网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 白瑞雪、张严平、刘翔霄) 中国革命和建设历程中的每一个时代,总有一些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折射着那个时代最闪亮的光芒。

    新世纪新阶段,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依然站在时代的最前列,朝着自己的理想大踏步前进。他们是种子、是脊梁、是旗帜,他们在扎根沃土、无私为民的同时,也使党的崇高形象矗立于人民群众的心中。

    共产党员像种子,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沃土

    山西有所医院,农民背上半袋子玉米就能去看病。

    “收费实惠、病看得全。”“院长好接近,大家信得过。”附近百里十乡的患者,这样评说临汾市永和县中医院和院长王学诗。

    位于吕梁山南麓的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十年九旱,来医院就诊是生病的老百姓“硬扛”不下去了才会做出的选择。王学诗记着早年出诊时曾目睹的一幕:他被请去出诊,匆匆赶到时,发现病人已经嘴唇发黑、生命垂危。他问家属为何不早些送去医院,对方嗫嚅着说出了两个字:“没钱。”

    “少花钱、治好病。”从医整整40年的王学诗告诉每一个新来的医护人员,“心中有了这‘两杆秤’,就知道应该怎样为农民看病了。”

    在这里看病没有挂号费,不用预交押金,经济困难的还能得到费用减免;医院设有土炉灶,免费给病人和陪护人员提供做饭用具;农民可以等到秋收以后卖了玉米,再来医院还上半年的欠款……

    “党的干部都像他这样处处为老百姓着想的话,我们还愁什么看病难呢?”读到王学诗的故事后,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王桂琴说。

    57岁的王桂琴喜欢看报。一年前也是从报纸上,她知道了另一位医生的名字——华益慰。华大夫给患者听诊,总要先把听诊器握在手里捂热了;他不使用昂贵的机器缝合,总是一针一线手工缝合伤口,手术台上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对于华益慰生前的这些细节,王桂琴记得清清楚楚。

华益慰(资料图片 新华社发)

    “把老百姓当作亲人的人,我们永远发自内心地怀念他。”在华益慰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王桂琴想去八宝山献花,但女儿担心她的身体,拦住了。

    于是,8月12日那天,王桂琴坐在电脑前,看着女儿在“华益慰网上纪念馆”里点上一支蜡烛、献上一束百合,然后留下了自己生平第一个网名——“敬党”。

    四川布拖县阿布洛哈村的人们永远记得一个共产党员的名字——林强。一个偶然的机会,这位省语委办的主任到了这个与世隔绝近半个世纪的“麻风村”,心从此有了牵挂。他一次又一次艰难跋涉,走进这片美丽与忧伤、淳朴与贫穷、渴望与迷茫交织的山谷,办起了第一所小学,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第一次拓宽了山路,第一次发了电……

    一颗种子,很小,很小,但它播入泥土,就会生长出一片花,一片庄稼,一片树木,一片五彩的世界。林强就如一颗饱含着爱的种子,把对土地、对人民、对春天的热爱,深深地播撒在这个充满了渴望的山村,播撒在每一个淳朴善良的人们心中,他让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最高宗旨彰显出灿烂的光华。

    

    林强在向阿布洛哈村的孩子们分发他拍摄的照片(2007年7月15日摄)。2005年3月以来,军转干部、四川省语委办主任林强先后10次默默进入偏僻的凉山州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无私地帮助这个“麻风村”的村民。在他的奔走下,阿布洛哈村建起了历史上第一所学校――林川希望小学;他捐款两万元,拓宽了村里与外面联系的一条狭窄山路…… 新华社记者陈燮摄

    这片大山里,林强的名字与“共产党万岁”五个大字并排写在高高的青石崖。

    “在老百姓眼里,共产党员与共产党常常是画等号的。党员的一言一行,都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党的整体形象,都会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党的看法。”报告文学作家李鸣生说。

    在李鸣生心中,共产党员应该是这样的人:“为老百姓做好事的人,真心实意为民服务的人。”

    26岁的车间工人贾少峰则认为,共产党员是一群让人心生温暖的人——“近的”比如带着他踏实干活的师傅,“远的”就像各种英雄模范人物。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成立的第一天起,中国共产党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鱼水相依作为最高宗旨。

    半个多世纪前,三位红军女战士经过湖南汝城县沙洲村,借住在村妇徐解秀家中。看到徐家很穷,她们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成两半,留给徐家半条。

    直到临终前,徐解秀仍挂念着这三位女红军。她告诉后人,什么叫红军和共产党?红军和共产党就是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一半给老百姓的好人……

    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是种子,就要把根须向着土壤深处延展,每一寸都被泥土紧紧包裹。

    是种子,才能从土壤、阳光与水分中汲取营养,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历史表明,只要深刻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力,真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们党就能得到人民的充分信赖和拥护,就能无往而不胜。

    现实,正在继续印证着这一点。

    共产党员如脊梁,把困难和危险扛在身上

    “提起‘共产党员’这个词,我首先想到的是刘胡兰和老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里的杨晓冬。”在北京一家IT公司担任软件工程师的黄浩说。

    在黄浩看来,今天的共产党员和这个多姿多彩的时代一起,汇集成了更加丰富生动的形象。

    城市、农村、部队、机关……来自各个行业、不同岗位的共产党员们,当责任呼唤的时候,会一跃而出,冲在最前面。

    2007年夏天,特大洪灾袭击淮河流域和重庆、济南等地。

    洪水退去,有一些身影,却再也没有归来。

    康波,武警重庆市总队政治部新闻干事。山城百年未遇的暴雨,带走了这位大学毕业仅两年的警官26岁的年轻生命。

    战友们忘不了,抢险出动的名单中本没有他,他是争着挤上冲锋舟的;倾盆暴雨中,他把雨衣给了一位战友,把救生衣扔给了一个向安全地带转移的孩子。

    战友们更忘不了,就在船翻的瞬间,他手里还死死地握着拍摄汛情用的数码相机……

    那是康波留在世间最后的姿态。

    一年前的那个夏天,同样珍贵的生死大爱,给人们留下了久叩心扉的感动。

    2006年7月14日夜里,洪水悄悄逼近湖南省资兴市昆村正在熟睡的村民们。

    被惊醒的陈淑秀挨家挨户砸门,通知乡亲们逃离。在带领第一批群众转移到山上安全地带后,她发现还有几十户村民没有上来,遂转身下山。

    直到两天两夜后从泥石堆里扒出了陈淑秀的遗体,乡亲们才相信,那个把全村人都叫醒、救了全村人性命的陈淑秀,自己却倒在了洪水中。

    “快跟爸爸跑!”这位36岁的村妇女主任走出家门前留给儿子的最后一句话,至今还常常回响在尚未成年的孩子耳边……

    康波和陈淑秀,都是共产党员。

    “责任、正气、勇气”,“负责任、有智慧、讲道理”,在谈论他们心中的党员标准时,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和一家网络公司的姜波、方宇,不约而同地把“责任”放在了第一位。

    党员的责任大如天,是因为群众的利益高于天。

    因为责任,危险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的,是共产党员;因为责任,困难面前竭尽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同样是共产党员。

    姚进仓是甘肃省通渭县第三铺乡底下坪村的村民。63岁的他,对周围党员的言行格外留意。

    这些年来,村里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家庭只剩下妇女和孩子。就在大家觉得缺了“主心骨”的时候,总有乡村干部和党员站出来——庄稼管不了,他们找人来料理;谁家的孩子辍了学,他们凑钱来支援;谁家急着用钱,又是他们帮着办无息贷款。

    “党员干部就是全村人的主心骨,有他们在,谁家的天也塌不了。”姚进仓告诉记者。

    情为民所系,民为情所动。淮河姜唐湖蓄洪区转移安置点上,每一块黑板上都有这样一行粉笔字:“衷心感谢共产党!”写下这些字的老人说,当他在洪水中被解救出来时,他从心里喊出了这句话……

    1936年10月,当九死一生的红色大军在黄土高原胜利会师的时候,病榻上的鲁迅从白色恐怖的上海发去贺电: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中国和人类的未来。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和她所创建的人民军队还都十分弱小,鲁迅先生却认定这支历尽千难万险的红色队伍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平时看得出来,困难面前站得出来,紧要关头豁得出来。从民族危亡时刻的中流砥柱到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先锋模范,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一脉相承,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薪火相传。

    共产党员是旗帜,团结和凝聚着广大群众不断前进

    对于30岁的广东省机关干部邱璟来说,不久前发生的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小事,第一次让她对身边的党员有了直观认识。

    那是单位组织的一次例行学习,但很多人都在窃窃私语地聊天。突然,一位同事站起来大声说:“请大家保持安静!”会场顿时鸦雀无声。

    事后,大家议论说:“他是党员,他做得对!”让她吃惊的是,此后的学习中,大家都变得“像小学生一样”专心致志。

    “他貌不惊人,却有种无形的力量。”邱璟评价那位同事说,“这或许就是共产党员特有的号召力吧。”

    曾思玉将军在回忆抗战时曾说,经过了长征考验的共产党人,就连炊事员、卫生员都能到敌后发动起一片群众……

    这样的号召力,这样的凝聚力来自哪里?

    ——正是在轰轰烈烈与默默无闻的事业中,共产党人用真诚、无私、无畏的品格甚至生命,让人民认识了共产党,选择了共产党。

    战争年代如此,和平时期亦然。

    49岁的韩金来,就是一位有着这种气质的共产党员。

    山东省莱芜市茶业口镇南嵬石村党支部书记,金来建筑集团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双重身份中的哪一个,似乎都不像这位一双布鞋穿四季的韩金来。

    开发荒山、修桥修路、扶贫助学、建敬老院……韩金来创业20年,捐资半个亿。在他的带领下,南嵬石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共产党员是老百姓的主心骨,要带领群众发家致富。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富。”韩金来说。

    共同致富并不容易。资金僵局、技术瓶颈,这些年来,什么样的困难,韩金来都遇到过。

    无论顺境逆境,群众为什么总是愿意跟着他干?

    原因很简单,吃亏、吃苦的事儿,韩金来总站在前面。

    企业困难时,韩金来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就算家人不吃不喝,也要先给工人兑付工资;自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一分钱工资不要,还倒贴上了不少;开发龙山风景区,短短几年投入5000多万元,至今毫无回报,但打工的老百姓天天有活干、月月有收入……

    “个人的事业是有限的,很容易达到顶峰;为了更多的人,事业就是无限的,永远也达不到顶峰。”韩金来说,“只有把精力放到共同富裕上,把钱花在公益事业上,挣钱才有劲头,花钱才有派头,活着才有奔头。”

    就像当年共产党人将热血青年吸引到长征大军中一样,今天,无数像韩金来一样敢想敢干的共产党员,在不同的岗位上树立了一个个坐标,使“共产党员”四个字像一块磁石,凝聚起亿万颗心。

    “不管是美化环境、捐款济困还是抢险救灾,党员一带头,居民们都会被发动起来。”上海市徐家汇街道的程鸣说,“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基层党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获得了老百姓的认可和信任。”

    利益面前经受得住考验,具备接受新事物的观念和能力,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善于做老百姓与党和政府之间的沟通解释工作……这位自称每天与“婆婆妈妈的事儿”打交道的居委会支部书记,一口气列出了近10条老百姓对党员的期望。

    “不必讳言,在个别党员身上,实际表现与老百姓的期望是有些差距的。”程鸣认为,这正是先进性教育的现实意义所在。

    从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党的历史上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党展开。

    86年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仅有50多名党员的党,发展成为拥有7000多万名党员、在13亿人口的大国执政的大党,正是因为有着一批又一批时刻保持先进性的优秀党员,也正是因为我们党一次又一次进行着精神的自我洗礼。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开展5年来,由全国老百姓选出的年度人物中,一半以上是党员。仅从2007年1月到9月,全国主要新闻媒体就在《时代先锋》栏目推出了40多位优秀的共产党人。

    他们和更多不为人知的优秀党员一起,感动着亿万群众,感动着中国,感动着时代。

文章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中央印发《关于认真学习宣传
    新五年:从十七大前瞻国计民
    十七大报告解读专辑
    权威解读十七大报告的十八个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胡锦涛等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
    中共十七届中央领导机构成员
    中共十七届一中全会产生中央
    前进 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写
    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2000-2023 桑梓网 保留所有权利。
    皖ICP备20000420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6022016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