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桑梓网《锦绣中华》频道上线  [桑梓网  2013年9月29日]            桑梓网欢迎投稿!  [桑梓网  2006年6月6日]            《图片中心》,盛大推出!  [桑梓网  2006年5月13日]            桑梓网全新改版升级  [桑梓网  2006年5月12日]            桑梓论坛功升级到7.1.0版  [桑梓网  2006年1月8日]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您现在的位置: 桑梓网 >> 中文热讯 >> 正文
  [图文]世界人口日:独生子女夫妇怎样看待“生二胎”       ★★★ 【字体:
世界人口日:独生子女夫妇怎样看待“生二胎”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11

    重女轻男,

    一个都市怪圈

    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数千年盛行不衰。而在今天的大都市,“重女轻男”却走俏一时。

    一项专门针对上海独生子女夫妇的调查表明,更多独生子女夫妇希望生女孩。调查中,有61.2%的人选择“生男生女都一样”,有18.6%的人选择“生女孩”,选择“生男孩”的占15.8%。

    除了认为女孩子可以打扮得漂漂亮亮,长大后成为爸妈的“贴心小棉袄”外,大多数独生子女夫妇表示不愿意像现在的父母那样,半辈子省吃俭用只为儿子娶媳妇存钱。

    所以在独生子女夫妇中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如果第一胎生的是女儿,那就接着生第二胎;但如果第一胎是儿子,就不想再继续生了。

    喜得贵子本是一件开心事,张盈却笑不起来,因为她觉得自己的人生规划一下子被打乱了。“我一直以为自己怀的是女儿,所以孩子刚生下来的那一刻,医生恭喜我生了个儿子,我却觉得自己一时无法接受。”

    在医院的病房里,刚为人母的张盈一看到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就诉起苦来:“生儿子的负担太重了,如果第二胎再生个儿子的话,今后我们至少要扛二三十年的经济重担。”原来,她和丈夫在结婚前就已经商量好,要充分利用政策生两个孩子,让小家庭热热闹闹。所以私下里,张盈更希望自己生的是女儿。“我不是不喜欢儿子,但这个社会太现实,现在女孩子的择偶要求越来越高,男方至少要有房,甚至还要有车。我真的不敢想像未来的20多年,我要为儿子储备多少钱。所以我打算和丈夫商量,不想再生第二个孩子了。”

    在过去,生儿子是为了防老,为了给自己买一份“终身保险”;而如今,生女儿是为了拒绝压力,为了让自己活得更轻松。

    两个孩子,

    父母的新挑战

    这样的场景也许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身边:一对年轻父母带着两个孩子逛街,一个三四岁,一个则是小婴儿,还躺在手推车里。这就是“一家四口”的新概念。

    对年轻的80后独生子女夫妇来说,要抚育两个孩子长大,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平衡对两个孩子的爱。

    敲开李芳家的大门时,来开门的是她3岁的儿子成成,李芳则正在给3个月大的女儿换尿布。在李芳所住的小区,他们是第一个“四口之家”,所以每次全家人出门,都有很高的回头率。

    自从有了女儿,为了更好地照顾两个孩子,李芳辞职回家当起了全职太太。谈到养育两个孩子的经验,李芳说:“为了不让老大感觉自己被父母忽略了,我们在老二出生前就开始做准备。比如,我们事先征求过老大的意见,他向我们表示他很想有个妹妹。我怀孕以后,就买了成成一直想要的模型飞机送给他,并告诉他这是一份礼物,为了庆祝我们家又将多一个宝贝,让他觉得这个宝贝是爸爸妈妈和成成三个人的。”

    李芳说话的时候,成成在一旁爱怜地望着妹妹,还时不时地逗妹妹玩。“喜欢妹妹吗?”“喜欢!”“妹妹漂亮吗?”“漂亮!”“担心妹妹以后跟你抢玩具吗?”小男孩害羞地摇摇头。

    李芳和丈夫从小最羡慕的就是邻居家的孩子有兄弟姐妹,所以结婚后她一再说服自己,即使养育孩子再辛苦,也要让自己的孩子拥有兄弟姐妹。

    然而事实上,像李芳那样亲自含辛茹苦养育两个孩子的80后妈妈并不多,大多数接受采访的独生子女夫妇表示,如果老人可以帮助抚养,自己愿意生二胎。在某机关工作的张小姐说:“能养两个孩子是件很幸福的事。但前提条件是老人一定要过来帮助照顾,因为我们根本没时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中国少儿人口大幅下降 专家建
    中国社会性资源分配不均 优势
    十一部门通知提出若干政策措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2000-2023 桑梓网 保留所有权利。
    皖ICP备20000420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6022016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