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文化遗产日:中国人正加入文化遗产的保护者行列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10 10:10:19  文章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记者王立彬)从名字镌上故宫“景仁榜”的文物捐赠者,到长城脚下数十年如一日的“守城人”;从大声疾呼“保卫长城”的长城学会,到活动足迹遍及海内外的国际长城之友协会成员,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正在加入文化遗产的保护者行列。

    6月10日,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随着全民族文化自觉时代的到来,每一天都是每一个人的文化遗产日。

    民间热流:“让宝贝回家”

    山东省东平县文物收藏者姜爱国的名字,将正式进入镌勒文物捐赠者姓名的北京故宫“景仁榜”。5月25日,他把收藏的宋、金及元、明时期的100余件文物无偿捐献给了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介绍,自1939年到2005年2月,已有682人次将33400多件个人藏品无偿捐给了故宫。为表彰捐赠者,故宫博物院把康熙出生地景仁宫建成“捐赠文物纪念专馆”。

    国家博物馆正在进行的“文化遗产日特别展览”上,一些从海外回归和从民间征集的国宝争奇斗妍,展示着文物回流的丰硕成果。

    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人士说,近年来文物征集和回流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加紧了对散落民间的国宝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而民间的踊跃参与功不可没。由民间艺人牵头联系,征集到的6万件皮影,就是以极少量投入保护濒危文化瑰宝的典型例证。

    今年5月,由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基金组织的“海外淘宝兵团”东渡日本,在东京、横滨等地购得20余件中国文物。尽管人们对这种“淘宝”方式有争议,但是民间“让宝贝回家”热流涌动,由此可见一斑。

    普通百姓:为文化遗产“守夜”

    张鹤珊是河北抚宁驻操营镇城子峪村一位农民。20多年来,他一直巡护村子附近十多公里的城子峪明长城,防止有人在长城上挖药材、翻蝎子、放牧。

    在抚宁县董家口长城脚下,农民孙振元每天凌晨4点出发“巡视”长城已经30多年了。为制止村民在城墙缝里翻蝎子,他说服县采购站站长不要再收购蝎子。55岁的他,已经有了“接班人”——儿子和侄子。

    都江堰“修坝”问题、圆明园防渗工程、北京大学“大拆迁”……民间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争论,推动了社会和政府文化保护意识的增强。

    北京故宫的“景仁榜”上,镌刻着王世襄、史树青、马衡、郑振铎、章乃器、朱家溍、陈半丁……等人们熟悉的名字,也镌刻着许多人们不熟悉的名字。郑欣淼说:“他们献出的不只是一器一物,更是‘爱我中华’的一片赤子之心。刻在榜上的是名字,展示的却是天下为公的佳德懿操。”他们同千千万万默默无闻保护、关心着民族文化遗产的人们一起,守护着我们的“根”。

    这种“佳德懿操”,是我们更为重要的文化遗产。

    人的传承:最好的保护方法

    文化部最近公布了首批50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推荐名录。对大量的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如何保护?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柏春说,最好的保护办法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传承。古琴艺术现在成为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但保护好古琴和保护好古琴艺术是两个概念。

    郑欣淼对此也深有感触。他说,古琴是有形的,古琴艺术却是无形的,弹奏技术只能靠口讲手授,一代传一代。现在古琴艺术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险,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昆曲等大量的传统戏曲演唱技巧,以及民间工艺品的制作方法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国家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中,应努力确保创造、保养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群体以及有时是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参与,并积极地吸收他们参与管理。”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梁治平说,为什么要这样规定?为什么单靠政府不行?因为属于全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是属于特定群体的,排除了这些主体的参与,就无从着手“保护”。而最重要的“参与”,就是传承。

    文化遗产:未来创新型社会的“基因”

    没有过去和现在,就没有未来,文化遗产不仅是联系过去与未来的纽带,也是我们未来创新型社会的“基因”,“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创”。这是专家学者们的深层思考。

    “保护传统工艺不是现代化的负担,而是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华觉明举例说,中国古代铸造工艺中用于制作复杂青铜器的失蜡法,上世纪20年代传入德国,德国人用于做假牙、齿轮等精细物件;传入美国后,美国人用这种原理铸造喷气式飞机的涡轮叶片。而这种工艺在中国已基本消失。“这启示我们,不管现时有用与否,对技术基因都应该像保护生物基因那样保护好。”

    张柏春也对一些传统工艺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感到痛心。他说,这缘于人们的观念错位,认为传统工艺是落后的技术手段,应该淘汰。“其实传统工艺都含有科技基因,有的甚至是属于未来的。”中国人早在近千年前的宋仁宗时代就记录了一次超新星爆发制造的蟹状星云,这个记录引起现代天文学家们的高度重视,中国科学史家席泽宗所著的《古新星年表》及其增订著作在国际上被引用千次以上。

    张柏春说:“更为重要的是,文化遗产为我们提供了学习机会。我们在研究历史的同时也塑造着未来。从这种对文化遗产的学习中,我们领悟的是人类过往的生命力和想像力,是做思维体操。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完) 

    新华时评:守住我们文明传承的“DNA”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记者 赵鹏)首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是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一件大事,是唤起全民族保护文化遗产意识的一个契机,也标志着我们民族发展理念的新觉醒。那种单纯追求经济发展的GDP,不惜损毁文化遗产这一被称为我们民族文明传承的“DNA”的做法,从此应当摒弃。

    近年来,一些历尽千载风霜硕果仅存的珍贵古建筑、历史遗存,在一轮又一轮的开发热潮中,或被无情损毁消失,或被“保护”得面目全非。一些城市高楼大厦的光鲜,正是以古建筑等文化遗产的消失为代价的。支配这些行为的,是一种单纯追求GDP的畸形发展观,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扭曲政绩观。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商业开发孰轻孰重的天平上,我们的许多地方政府和部门,把太多的砝码放在了商业开发上。一些决策者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利益的冲突中,往往考虑眼前利益而放弃长远利益,只看到发展带来的物质享受和生活便利,不考虑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受到的威胁,致使历经千百年的珍贵文化遗产被破坏。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不以损毁文化遗产为耻,反以种种“拆旧建新”式的蠢事为荣,以敢拍板、敢决策、有“政绩”为荣。在这些干部眼里,满脑子招商引资,一门心思GDP,与搞商务区、建开发区相比,拆几座古庙、扒几个门楼、毁几条古巷又算得了什么?

    是喝止种种以损毁文化遗产为代价的“发展”“开发”的时候了。像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一个民族众多的大家庭,一个历经沧桑的古老民族,若没有历史文化深根的维系和滋养,没有深厚文明的感召和凝聚,怎能绵延五千年、昌盛到如今呢?我们浩瀚精深、灿若繁星的文化遗产,栖息着我们民族历史的灵魂,传承着我们民族的精神薪火,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情感气质,是我们民族精神、气质、智慧得以血脉传承的“DNA”。保护好我们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的生命之根,培固我们民族的精神之基,就能使我们民族拥有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拥有我们实现振兴的“软实力”。

    在提升全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同时,特别应对各地各级领导干部补一补文化遗产保护课。正是一些手握文化遗产生杀予夺大权的地方领导干部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无知和漠视,让许多历史古迹遗产遭受了损毁之祸。在讲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今天,一个对我们民族丰富历史文化缺课甚多、没有文化素养的干部,一个对文化遗产漠然无知的干部,一个无视文物保护、肆意妄为的干部,不管他增加了多少GDP,都不是一个合格称职的干部。(完)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揭晓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6月10日: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活动丰富多彩

 

图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

 本报北京6月8日讯 综合新华社记者周玮、本报记者王明峰报道: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在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文化部揭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外部图形为圆形,象征着循环,永不消失;内部图形为方形,与外圆对应,天圆地方,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空间有极大的广阔性;图形中心造型为古陶最早出现的纹样之一鱼纹,鱼纹隐含一“文”字,“文”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鱼生于水,寓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图形中心,抽象的双手上下共护“文”字,意取团结、和谐、细心呵护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标识向海内外公开征集投票选出

据介绍,标识是文化部委托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向海内外征集的。通过网上征集、群众投票和数轮专家评议,最终选出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启用后,将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志,主要用于研究、收藏、展示、出版等领域。文化部将专门制定相关规定,规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的使用。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国家战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先后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6月2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这些都表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变成政府主导的有计划行为,步入了全面规范的发展历程。

“文化遗产日”活动丰富多彩

为迎接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的到来,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承办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立意独特的活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文化遗产日”当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首个国家级门户网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www.ihchina.cn)也将正式开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也将于6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