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马兰出走真相”背后的“地区人才外流”现象
作者:侯宁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8/24 23:28:59  文章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侯 宁 知名社会学者

  就像洒脱不羁的郎咸平宣称自己要做“经济学界的谢霆锋”一样,余秋雨先生也可谓是当今国内文化圈的“超级明星”,但其实圈里人都知道,余秋雨身后的“明星”才是真明星,那就是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女士。

  但自从“下嫁”了余秋雨,马兰便基本从观众的视线里消失了。但最近,余先生在其博客上的一纸“真相”却让人大跌眼镜。原来,“马兰夜奔”这场戏的背后竟有“难言之隐”——安徽黄梅戏剧团领导在玩“扣档案、发工资、耍异己”的“人事斗争大法”。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博客流量暴涨24万,媒体也立刻跟进报道。是啊,人人都以为“兰室雨轩”琴瑟和谐,声名远播,乃为国内第一的“才子佳人”完美组合,却没想到这名人身后的“闹心事”一点也不比小百姓少。试想,大名人连“档案”都转不出,并为此多年难找归属,岂不让普通受尽人事刁难的“单位公民”们心里“平衡”了点!

  然而,撇开马兰和黄梅剧团由来已久的“纠葛”真相不谈,我们在心理“平衡”之外是否也会有一种苍凉呢?“档案”是否那么重要就不必说了,因为没有市场经济,那一卷纸的价值便无异于你的“户口” ,但如今,没了档案的“马兰们”照样可以活得滋润。但是,类似如此的“马兰出走”现象暴露出的“地区人才外流”问题却值得全社会深思。

  众所周知,安徽是人口大省,更是文化大省,不仅有黄梅戏这样国人喜爱的剧种,而且其地域文化造就的“徽商”也以“贾儒相融”的鲜明特色而区别于同样著名的晋商。可以说,用“人才济济”、“文风鼎盛”来形容安徽是毫不为过的。举例而言,笔者在人大读研时,研究生群体中安徽人比例也可谓最高。但奇怪的是,这些安徽人才几乎都留在了北京、上海等地,而没有回到安徽。与此相对应的是,《安徽商报》近期报道,合肥“126类岗位紧缺人才”,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和具有高级职称以上任职资格者十分紧缺”。

  “出来的”不回去,“回去的”再出来,是安徽学子对待“老家”的普遍现状。更让人忧虑的是,即便安徽省内高校,人才也外流严重。一份安徽自己的统计资料显示,“我省对高校毕业生吸纳能力太弱的尴尬: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山东、北京等省市,仍是接纳我省毕业生的大户。我省大量优秀人才流失严重,尤其是博士生和硕士生,流出率竟分别达到了78.73%和79.30%”。

  为什么?有人说这是因为安徽穷,留不住人才;有人说这是因为安徽既非沿海,又非京都,所以跟不上潮流;但是,作为一个推崇文化、盛产“文化人”的大省,有人却把柏杨的“酱缸文化论”提出来,认为酱缸文化造就的人才内耗才是安徽人才市场面临的核心问题。当然,柏杨“酱缸文化”并不单存在于安徽,只不过安徽很有代表性罢了。

  近年来有一句流行词,叫做“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似乎有了文化,经济便能发展,但“马兰事件”背后的“安徽现象”却告诉我们,有文化自然好,但要把文化转化为生产力,却需要构建能吸引人才的文化。

  事实上,人才外流现象并非只存在于安徽。在全国其他省份,人才流失的现象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即便是近期被频繁曝光的北大清华,其毕业生也“出国成风”!

  因此,当我们为“马兰”哀叹、为安徽锁眉的时候,国人岂不也该认真反省我们的文化基因、人才环境么?为什么?盖因“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大戏如何,首先需要的是“人才先行”啊。不是么?马兰追随余先生去了,黄梅戏少了一根台柱;“小香玉”到了山西发展,河南豫剧舞台上便再没了常香玉的传人!

相关链接:http://blog.sina.com.cn/u/5869d5a8010005mz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