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批评北京大学“引进海外人才造假”一说近日在中国高等教育界、学术界以及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在互联网上敲入“丘成桐”三个字,就能搜索出多达64万条相关信息。《环球时报》驻美国记者曾经就此专门采访了三位北大客座教授和丘成桐本人。那么,远在他国任教的广大华人学者又是如何看待这一事件的呢?请看本报驻德国、英国及日本记者发回的报道。
教育部为北大正名
无论从科研力量、科研成果,还是社会地位、社会声誉来说,北京大学都是中国最顶尖的高校。而且北大也一直把争当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发展目标。无疑,引进海外高级人才,提高学校自身的实力和名气,这一目的无可厚非。作为这场争论的众矢之的,北京大学未免有些委屈。为澄清事实,北大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声明说,北大引进海外人才经过了严格的筛选程序,其引入机制是比较完整的。
与此同时,丘成桐教授再一次接受国内媒体专访,并一再强调自己与北大没有私人恩怨,批评的言论完全是为了国家、为了中国的年轻人。他认为自己不反对海外人才引进,只是反对不真实的引进,欺骗国家经费,而且他还为目前国内的学术风气感到担忧。丘教授表示,他是出于对北大的爱护才提出批评,正可谓“爱之深,责之切”。
无论争论进行得多么激烈,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这场争论反映出的是所有人对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的高度关注。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杨东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不能说北大被舆论关注得就特别多,如果平均统计,北大也不是受舆论批评最多的高校。对于国家来说,毕竟高等教育的兴衰与国家命运紧密相关。
“去国内任教,有时要倒贴钱”
《环球时报》驻德国记者就炮轰北大风波采访了数位在德国知名大学任教的华人教授,其中也包括长江学者。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德国华人学者对“炮轰北大风波”知情的并不多,而在国内大学担任讲座教授或特聘教授者就更少。
对此,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杨斌说,德国与中国、美国不同,教授是一种职务。他们不仅要搞科研和教学,还要参与学校管理工作,是研究所的所长和科研负责人。所以,德国大学教授的工作非常繁忙,每年只有一个月的假期。他表示自己根本没有时间“兼职”。但他认为,由于美国那边的教授只是学术称号,假期又没有工资,所以回国任教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德国西部大学华人教授则告诉记者,他去年被中国教育部聘为长江学者,并一直在北京一所名牌大学任讲座教授。他觉得,丘成桐教授的讲话缺乏理性,还“误导”了国内外华人。“海外华人教授生存挺困难的,有些西方人还怀疑这些学者是中国间谍,现在又炒作这种事情,对我们是不利的。”
这位教授说,进入21世纪,中国对长江学者的要求是回国工作9个月,但大家都知道这对在国外有全职工作的华人学者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灵活变通?“在不能指望人们完全回国居住并工作的情况下,能干多久干多久,这已经是国内很普遍的做法了。在这个背景下,北大变通了一下,让教授回来两三个月带几个研究生,我看不出有什么不好的。再说,教育部也经常进行检查考核。”
但是他的观点遭到柏林学者杨红教授的质疑。她认为,中国教育部对特聘和讲座教授明文规定了最低9个月和3个月的时间。一些大学却不执行,这等于是“欺骗国家”。“丘成桐不光是对北大提出意见,也是对整个中国学术界提出建设性和善意的批评。”
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华人教授还向记者讲述了在国内大学的“真实待遇”。他说,“关于长江学者200万启动经费问题,其实都由学校自筹,而非教育部给予。很多大学还明显不够。”而国内大学给海外任职教授的有两种补助,其中特聘教授一年也不过10万元,来回的飞机票补助则因学校而异。关于住房问题,3个月以下的,住在学校里的专家公寓;3个月以上的,学校就借给一套房子,一旦工作结束,房子由学校收回。他还说:“在德国我每讲2个小时的课报酬是600欧元,在德国的赚钱机会要比在国内多。去国内任教,并不是为了钱,有时甚至是倒贴钱。”
在德华人学者普遍认为,丘成桐教授与北大的争执,实际上是“东西方两种教育思想的矛盾和冲突”。慕尼黑华人学者胡安教授说,很多长江学者和讲座教授多年来一到假期就往国内跑,没日没夜地工作,带出了一批批的研究生。这可以带动国内院校的教学和研究,甚至在一些项目上还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与国际接轨。他表示,为了国内那么多优秀的学生,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还有一些至今没有在国内大学任教过的学者也表示,如有机会,很想为国内大学做点事情,特别是多接触国内的年轻人,教育强才能国强。
此外,大家觉得媒体报道这件事有促进交流的作用,但不宜过火。那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教授说:“现在丘成桐和北大的风波已变成非理性的炒作了。如果我透露姓名,许多网友就会群起而攻之,现在最重要的是给学者自由的空间。”
引进人才不一定只选华人
就国内讨论正酣的华裔数学家丘成桐“炮轰北大风波”,《环球时报》驻英国记者采访了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郭毅可教授。郭教授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随后到帝国理工学院计算机系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目前还担任伦敦E-science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等职务。
针对国内大学从海外引进人才的做法,郭教授表示他一直知晓国内大学,不仅仅是北大,几乎整个中国的大学都在通过如“长江学者计划”、全职、兼职和客座教授等各种形式吸引海外学者。“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只不过到现在才得到了重视。”而且,在如此大规模引进人才的过程中,有一些问题确实存在。不过,郭教授强调,从海外引进高级人才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十分必要,这一点毋庸置疑。
针对华裔数学家丘成桐炮轰北大风波一事,郭毅可教授表示,“大家必须要注意到丘教授提出意见的出发点,个别语言是否准确并不重要。丘教授发表这些言论,是希望在引进人才时要得法,要真正能做到促进中国教育发展;要积极利用引进人才的优势,避免弊端。”关于丘成桐教授、北大以及后来其他学者参与进来的这番讨论,郭教授认为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进步还是有积极意义。郭教授说:“如果有问题不解决,就达不到最好效果。”不过郭教授也强调,在国内引进人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仅是北大一家,“这样的讨论应该对事不对人。”“大家的目光也不应仅局限在北大身上,这样太狭隘。”
就国内引进人才方面的建议,郭教授表示,首先,大学在吸引人才时可以把范围扩大,不一定只选择华人。“走向世界,哪里人都可以”;其次,让学术人才引进“平常化”。世界一流大学要有更宽广的胸怀,要更加注重科研条件和学术环境,而不是待遇;第三,针对中国的特殊国情,实现双方互利互惠。“学者参与中国的学术发展目的不同,有的愿意报效祖国,有的是因为课题在中国进行更有意义,有的愿意通过在中国的发展促进在海外的地位,因此不能用一个标准衡量。取不取报酬是个人问题,如果取,就按照商业规则按劳分配。最终就是要达到引进的人才“物有所值”。
要做世界一流大学还需努力
丘成桐炮轰北大,在海外的华人学者中引起很大震动。日本也同样,那些从事科学研究并与国内的学术机构有一定联系的人都颇为关心此事,毕竟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也是需要国内外高等教育机构反思的问题。就此《环球时报》驻日本记者采访到一位在日本有名的私立大学从事多年生物科学研究的华人教授。这位教授表示,虽然国家规定只要引进了海外人才,就可以批给一定数额的工资或是科研经费,但实际上这些钱并不一定都能被海外学者拿到。“我就有过体会。我回国讲学也拿一些工资,或者领取一些旅费,但是其中一部分被国内教授占用了。”谈到全职教授和兼职教授的各自作用时,这位教授认为,“其实,像我们这样的人,在国外都有自己的工作,既要搞研究也要教学生,要拿出大块的时间回国工作不大现实。但是,利用假期到国内大学讲课,与同行探讨共同研究的课题是可以保证的。这同样也是对国内学术界的一种贡献。”
钱教授在日本大学从事材料学研究,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长江学者的质量有待提高。“很多教授拿到长江学者的头衔之后就不去搞研究了。少数人为了钱而去拉关系,因为学校给他们规定了指标。这个指标不仅是要发表多少篇论文,还包括要争取到多少科研经费。所以,很多长江学者就只好跑企业跑部委,到处奔波。”
还有一位在日本大学学习、工作了14年的王教授和记者谈起此事时说,“经济学是我的专业。我了解的国内情况是,不少国内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天天在跑会,一些教授的名片把‘大学教授’的头衔放在最后一行,之前是某委员会委员、某证券机关的顾问等等。教授们在媒体上不断露面,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些没有什么调查研究的思考。”
“北大是中国的一流大学,但是在世界上并非一流,这并不是什么难堪的事。也许再过几十年北大也能步入前列,但那绝对不是因为北大花大价钱从国外引进了学者就能达到的,是需要北大一步一步努力的事。”(驻德国、日本、英国特约记者青木 林梦叶 寇维维 本报记者 段聪聪)
“丘成桐事件”回放
7月1日,国内媒体刊登了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接受采访的文章,其中丘成桐提到:“《纽约时报》说北京大学40%的引进人才都是海外的,你去美国调查一下,我担保大部分是假的。”他称北大这样做是因为可以拿到好处。
一个多月后,丘教授再次借助媒体之口表示,“对一个自称是全国最好的大学来说,应该有更高的行为标准,它的教授和学生也应该有更高的标准。毕竟这引导着整个国家”。同时丘教授也承认,这是一个大范围的教育体制问题,许多学校都存在类似情况。
7月29日,北大新闻发言人对此做出正式回应。该发言人指出,这是不负责任的说法,严重侵害了海归学者和北大的声誉,在社会上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8月16日,教育部官员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对北大“假引进人才”一事做出回应,称“北京大学是按照程序在做,相信北京大学的领导班子办学是很认真的。”(来源:环球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