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中国迎来第一个“受保护”的中秋节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0/7 3:33:21 文章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 |
|
|
新华网北京10月5日电(记者周玮 吴晶 周雷)2006年,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入中秋节等七大传统节日,要求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对传统节日给予保护。 “这是名录公布后的第一个中秋节,对于发扬和强化它所蕴涵的传统文化有着特殊的意义。”中国文联研究员刘锡诚说。 “现代人不太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只是把它当成一个团圆的节日。”刘锡诚说,中秋节在中国有着千年历史,古人过中秋节要在院子里摆上供桌,以月饼、水果等供奉月亮,而今商场里包装花哨的月饼扎了堆儿,但中秋节的味儿却变了。不少文化学者近两年疾呼要复兴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文化。 这两年,“黄金月饼”“天价月饼”所引起的喧嚣不绝于耳。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祁庆富认为,中国自己的节日传统已发生断裂,中秋节已从拜神向“拜物”发展,节日的“魂”消失了。 刘锡诚说,有人曾把人们对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冷落归咎为西方文化和洋节入侵。然而,祁庆富指出,中国人应首先反思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过中秋节,应寻回我们文化的‘魂’”。 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宋兆麟说,中秋节在古时是丰收谢神,团聚之日。这个节日的文化含量很深,各地民众祭月、吃月饼、赏花、游戏等节庆内容有着不同的类型、特殊的符号,如北京有兔爷,中南地区送花求子,浙江观潮等。 在专家看来,许多中国传统节日在中国并不是完全被抛弃,更多是被过度商业化,其民间的文化意义被大幅度削弱,因而影响其自身的活力。 中国文联编审周明认为,中国人讲分寸,过节也要有“节”。中秋、仲秋,在一月中间,在一季中间,中秋节的节日内涵是沉静、充实,传统文化也是自然而从容的,商业化的“炒作”将毁掉节日之美。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吴文科说:“中秋节传承下来的最浓重的思想应该是团圆——小至家大到国,这也正符合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 中秋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吸引了人们对这一节日的更多关注。宋兆麟认为:“节日的形式随着时间的流逝总会有所改变,但节日的精髓应该被保护和传承,并在今后的立法中有所体现。”(完)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quot;。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将至,月色几何?据天津市天文学会的郭忠志介绍,今年“中秋月”有三大特色。 一是看不到最圆的月亮。此次月亮最圆时刻出现在7日上午11时13分,我国各地都看不到最圆的“中秋月”。从1997年至2005年,我国公众连续九年都观赏到最圆的“中秋月”,而今年看不到最圆的“中秋月”,是一种正常的天文现象。 二是月虽不圆但距离近。中秋当天22时月亮过近地点,此时月虽未圆,但看上去感觉比7日时的“最圆月”要大一些,观赏效果更佳。 三是今年的中秋节月出时间较早。今年与去年相比,各地月亮东升时间提早了约75分钟。 今年中秋之夜,在北京、天津等地,17时13分,月亮就开始冉冉东升。23时30分(月上中天),此时明月升到最高,也最亮,方位不东不西,是赏月的最佳时机。 ■评论:中秋节不应成为“月饼节” 月饼,原本仅是节日的点缀,如今成了中秋节的全部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