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新报:西方年终评说中国的调子变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环球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 22:57:05  文章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独立报》封面报道预测中国崛起。早报资料图

法新社年终特稿:2007年中国全面崛起

外媒点评2007中国:中国崛起 中国制造 嫦娥奔月 

英报:奥运会是一场对中国不屈不挠崛起的庆典

    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1日文章,原题:西方年终如何看中国

    动荡不安的2007年已结束,西方媒体在报道过去一年国际形势与未来趋势时,对中国的迅速发展与巨大变化十分关注。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对中国的年终评论,有几点与往年不同:

    一是担心中国超越西方。中国在过去一年与一代人时间内的发展,是与时间赛跑,以速度取胜。如果把大国竞赛比作一场历史马拉松,那么在20世纪前3/4的漫长岁月里,贫穷落后的中国一直被西方远远抛在后面。而从20世纪最后20年开始,中国急起直追。由于中国“超英赶美”不再是梦想,西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已难掩其心头之隐忧。

    二是回避中国成就的背景原因。西方可以承认中国的成就,但对成就原因是什么却讳莫如深。因为中国成就并非按照西方的价值标准取得,而是历经百年忧患,根据中国国情不断探索,才找到了明确方向。如果西方肯定中国的成就而又肯定它的方法与价值,那岂不等于否定西方本身的价值了吗?

    三是少谈“中国威胁”,探讨如何对策。多年来,“中国威胁论”在西方甚嚣尘上。西方的年终评论,赤裸裸的威胁论已不占主导地位,代之而起的是一些新论调。

    美国《外交》双月刊文章指出,美国可以避免与中国对抗,而把中国纳入现行国际体系以便套住与影响中国。在世界银行最近把中国经济规模有所调低后,《纽约时报》提出另一种观点,“如果不把中国说得如此富有如此强大,中国就不会被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英国《金融时报》也有类似看法。这无疑是点破了一个秘密,原来“中国威胁论”的制造者与散布者需要故意制造中国强盛的舆论,以便把它作为向中国施压的借口。

    总而言之,西方年终有关中国的评论,反映出决策者和舆论界对中国迅速崛起的不安。他们眼看形势不可遏制,但又捉摸不定究竟以何种手段来应付中国的崛起。如果要与中国冲突对抗,付不起那么大的代价。如果听之任之,将来力量对比变化与发展前景肯定会不利于西方。

    回顾一二十年以前,西方的对华政策只需要在交往与遏制之间进行选择。但现在的形势比以往复杂得多,中国已从当年美苏冷战时期“四两拨千斤”的四两变成了千斤,既有硬力量又有软力量,比苏联难对付得多。

    任何企图以“胡萝卜加大棒”来施加压力的做法,必然造成两败俱伤。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对中国的崛起,唯有面对现实,争取共赢。就连《外交》杂志这样不可一世的西方权威杂志,这回也做出“拥抱中国,西方才有未来”的结论。

美国《新闻周刊》: 2008,中国步入世界舞台中心

    新华网专稿:美国《新闻周刊》12月22日一期发表文章,题目是“一个强悍、然而尚显脆弱的超级大国的崛起”。对美国人而言,2008年是个重要的选举年。但是,对世界大多数地区而言,2 0 0 8年是中国之年。关于 中国将成为全球大国的沸沸扬扬的预言已不再是一种预测,而是现实。现在,我们,还有他们,都必须处理好中国的成功。 >>>点击详细

美《新闻周刊》年终特稿:2008属于中国 

    北京晚报:“对美国人来说,2008年关乎选举;对世界而言,则关乎中国。当奥运会最终揭开它的帷幕,中国将步入国际舞台的中心。”在12月31日年终特刊的封面文章里,《新闻周刊》海外版主编扎卡里亚开宗明义地写道。

    这是继2005年9月推出“中国世纪”特刊后,《新闻周刊》再次宣布:未来属于中国。特刊呼吁,美国政府必须尽早制定长远的对华政策。 >>>点击详细

美《新闻周刊》:中国人将“吃掉我们的午餐”

    环球时报:许多经济学家都将中国最近的通货膨胀归结为快速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后果。很少有人询问,为什么一个能够产出巨大生产力,并且为世界带来低价的国家不能在国内实现低价呢?与之形成对比的是,19世纪取得与中国相似的快速工业化的美国却使产品价格在100多年里持续下降。 >>>点击详细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