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政府工作报告在写法上必须改革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南方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1 22:23:23  文章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前几天在电视上看某市长正在向人代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一边是市长读得吃力,一边是代表们全无表情地似听非听,会场气氛很沉闷,无疑反映了报告内容缺乏吸引力。因为现行报告的八股化写法提不起代表和公众的兴趣,你也很难从报告中知道行政机关在新的一年中将要做什么,要怎么做。在这样的情况下,代表们必须具备超人一等的政治能力才可能针对报告提出有价值的审议意见。

  从全国各省市县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顺手拈来一例。比如某直辖市的一个政府工作报告,本来重点篇幅应当是用来阐述施政的要点、工作目标和政策措施,并由代表们审议之后作出最终决定。但报告之中疑似敷衍塞责的词汇充塞于字里行间,其中“推进”81个、“加强”92个、“进一步”76个、“促进”37个、“增强”19个、“坚持”25个、“积极发展”8个、“优先发展”6个、“大力发展”5个、“加快发展”7个、“繁荣发展”2个,以及多个类似词汇。

  这种表述方式有以下特点:第一,虽然内容空泛,难以捉摸,却有不容置疑的正确性,代表很难对此提出意见,最多是词句上并无多大实际意义的细微改动,因而经常出现人代会的审议通过不过是“走个程序”。第二,这种表述给施政者的施政行为和具体举措留下了极大的操作空间,而无需受到权力机关过多的牵制和约束,保证了实权操于行政官员之手。因为“推进”、“加强”云云,不过如同画一张人像,给代表看的仅是一顶大帽子,下面的人隐在其中,怎么画完全是施政者的事。第三,这种表述的又一好处是利于行政官员将来向人代会汇报工作,因为当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说得比较“虚”,所以汇报时不会出现难堪局面,即使工作做得不怎么样,也可以轻松地报以“获得阶段性成果”来搪塞。

  这就是现行政府工作报告的写法所带来的效应,虽然不一定是主观上有意为之,但也早已形成潜规则,导致全国上下莫不如此。中国人传统上长于宏大思维,不屑于细枝末节,有些学者在讨论中国的民主法治时也往往只重视体制和制度的重大变革,轻视那些看起来细微的小改小革,希图一口吃个胖子,犯的就是这类毛病。其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政府工作报告的写法看来虽是末节,却关系到国家宪政体制,关系到国家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分权制衡,绝对不可小视。

  政府工作报告写法上的变革关键在于返朴归真,由“虚”化实,去掉头上罩着的大帽子,向人民及其代表们显现真实的全貌,以实现真正的审议和真正的决定权的行使。政府对于日常的例行政务可以不必多加叙述,“加强、巩固、推进”之类言词尽量少用或不用,应重点突出围绕新目标提出新举措,如实行什么政策,相应增加或调整多少财政支出,特别是对人民群众聚焦的重大问题有何对策。例如,若干年来行政支出连续猛涨、民生投入不足的问题如何具体解决,未来一年对行政支出控制在什么幅度,控制在这一幅度的依据何在,教育、医疗、卫生方面又有什么具体措施,等等。人大常委会应当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在会前即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写法提出具体要求,以保证人代会真正行使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力。

  我想,这一改革将极大地激发全体代表的参政热情,中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形象将可能由此走向根本性的改变。反过来说,如果政府工作报告仍然保留几十年一贯的面孔,则恐怕要想方设法加大整顿会风的力度,才能迫使那些不耐烦的代表们至少闭目枯坐,不致离开会场。(编辑:东雪)

2008-02-29   南方日报网络版  信力建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