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很恐怖、很强大、很暴力 人肉搜索引擎揭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电脑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3 22:32:44  文章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很黄很暴力”的“人肉搜索”

    但对人的搜索,同样是最有争议的搜索:成百上千个人从不同途径对同一个人进行搜索挖掘,很快能够收获关于一个人的一切信息。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一起成功的人肉搜索,就是对当事人的一次“剥皮行动”。

    2007年11月“公主门”事件中,在“人肉搜索”强大威力下,33和77的QQ号、手机号、所在公司、家庭住址甚至车牌号被一一曝光。在那段时间,网民的电话接二连三打到77所在的公司驻北京代表处。在天涯上的相关帖子里,网民们热烈地交流着电话心得。一名参与了人肉搜索的网友坦言:我们就是要让该公司领导知道77“犯下的罪行”,直到其被公司开除走人。

    事实上,人肉搜索在剥他人皮时,也让自己陷入了某种后遗症中,“眼皮一跳我就怀疑有人在互联网上搜索我。” “西方不败”开玩笑似的说。“现在的人肉搜索引擎‘很黄很暴力’。”

    “很黄很暴力”是当下最流行的网络用语,在“人肉搜索”引擎威力下,几天内闹得满“网”风雨。去年12月27日,只因这一句“很黄很暴力”,13岁的北京小学生张殊凡的视频、图片、信息、恶搞漫画、帖子一夜之间泛滥成灾,更有甚者将张殊凡的出生年月、出生医院、所在学校、平时成绩以及受获奖励悉数跟贴出来。

    庆幸的是,当张殊凡的个人隐私资料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网上时,一些“赏金猎人”突然意识到,“玩过头了”。

    “这次应该算是误伤,我们也不愿意发生这种事情。”西方不败坦承说。“对一个未成人进行恶搞明显是不公平的、不厚道的,一个13岁小孩没有责任承担这一切。”

    但人肉引擎仍在不停地播撒种子,开花结果。据记者了解,人肉搜索引擎目已在整个互联网蔓延,猫扑、天涯、西祠胡同、腾讯都聚集了大批活跃的“赏金猎人”。一有风吹草动,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有可能被数以千计的“赏金猎人”放到显微镜下去观察。

    对话“赏金猎人”

    西方不败,上海人,29岁,某网络公司程序员,在猫扑网中多次参与人肉搜索。

    记者:您觉得这种“人肉搜索”现象是正常的吗?

    西方不败:一旦信息上了网,就相当于是脱光了衣服上大街,那还能不让人家看?

    记者:为何这么拼命去爆隐私?

    西方不败:就为了正义。只要你的故事让人气愤,大家就会不约而同聚到一起来。不是什么事都能上人肉搜索的,必须要能引起众多网友的兴趣。而且每一个强大的人肉搜索事件都需要网站管理者的帮助,至少是纵容,比如管理员的反复置顶推荐。

    记者:这种“正义”不是也有误伤的时候么?

    西方不败:我们只是讨伐不道德的东西。当然,有人会利用人肉搜索恶搞。我也承认很多事最后我们都无法收场。

    记者:在“人肉搜索”过程中,是种什么样的心情?

    西方不败:很激动,能体验侦探的快感。当然,也有一种偷窥到别人隐私的莫名兴奋感和成就感。

    记者:你觉得人肉搜索需要理性吗?

    西方不败:我们干吗要理性啊?为什么只强调理性不强调感性?人本来就是理性和感性的综合体。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关注的不是事件的具体意义,而是其在网络上单纯的旋涡效应会有多大,以及自己将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谁都想在历史的里程碑上留下记号,区别只是篆刻的名字还是墙角的尿渍罢了……

    记者:那咱们换个词,“自制力”?

    西方不败:“自制力”是对的。说实话,现在我眼皮一跳就怀疑有人在人肉搜索我。因此现在我们的搜索已逐渐体现在追求真相愿望上,每个人都需要自制力,每个网民也如此。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