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孩子们,你们过得好吗?--“六一”节前听“童声”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6/1 1:36:34 文章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 |
|
|
“好想爸爸妈妈多来学校看我几次”——一名白血病小患者的心愿 一个普通孩子每天都能享受的时刻,对8岁的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西岔小学二(2)班学生巴燕来讲,却显得那么不易。 “好想爸爸妈妈多来学校看我几次。”小巴燕说,这是她和姐姐最大的心愿。 巴燕是甘肃省7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中的一员。西岔小学是寄宿制学校,也是甘肃首批建成的32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之一。目前这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有包括巴燕姐妹在内的124名留守儿童,比例超过全校学生总数的1/4。 在留守儿童之家,巴燕和读五年级的姐姐巴怀菊同住一间宿舍,就像以前在她们自己的家里那样。每天晚饭后,学校安排巴燕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看动画片或者做游戏,老师定期不定期地将她请到“谈心室”,了解她的想法,为她解疑释惑。 5年前,巴怀菊被发现患有白血病,经过连续治疗病情有了转机,大夫说她今后很有可能痊愈。为给巴怀菊治病,家里花光了积蓄。父亲被迫常年在外打工,母亲不定期外出打工。姐妹俩的生活,全靠60多岁的祖母照顾。 初入留守儿童之家,巴燕少言寡语,不爱与同学交流,作业拖拉,字迹潦草。班主任王丽告诉记者:“姐姐的病,加上与父母长期分离,这些都让巴燕性格有点孤僻。在留守儿童之家得到鼓励和关注后,巴燕确实在进步,交作业也主动了。” 如今,姐姐巴怀菊原来每月一次的化疗,变成了每学期一次。为帮助巴怀菊治病,西岔小学师生多次发出倡议并捐款。 “巴怀菊,注意别感冒!”西岔小学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凡是了解巴怀菊病情的,总不忘记时不时提醒她一句。 记者随皋兰县西岔小学校长和老师家访时,正赶上巴燕姐妹的母亲刘世秀回家务农。姐妹俩依偎在久别的母亲身边,显得特别亲热。 有关人士指出,亲情和家庭教育缺失,是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最突出的问题。白银区第二小学教育处副主任何英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缔造者,对于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老师在情感交流方面无法完全替代父母,学校教育也不能完全替代家庭教育。” 甘肃省妇联副主席徐亚荣说:“甘肃去年劳务输出425.9万人,今、明两年劳务输出目标是450万人和500万人。可以预料,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增加的趋势短时间内不会改变,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也将越发严峻。”(参与采写记者:魏武、卫敏丽、刘大江、马姝瑞、徐宜军、程子龙、韩传号)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