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卫我中华 休戚与共——台湾光复60周年感言
作者:许世铨  文章来源:中国台湾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0/24 23:38:34  文章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今年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60周年纪念日。1945年,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儿女,经过8年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作为这一胜利的成果,台湾同胞终于摆脱了长达50年的日本殖民统治,回到祖国的怀抱。当天,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举行,受降主管代表中国政府宣告:从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回顾这一庄严时刻,回顾台湾光复后走过的整整一个甲子的岁月,特别是当前两岸同胞所共同面临的反对“台独”分裂势力、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斗争,台湾光复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就更显得光彩夺目。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1895年,日本军国主义通过甲午战争,用武力强迫腐败的清朝政府“割让”他们觊觎已久的台湾和澎湖列岛。然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日本军国主义通过战争进行掠夺,也因为发动战争而受到历史惩罚。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之后,中国政府对日宣战,声明废止包括马关条约在内的所有涉及中日关系的条约、协定、合同。中国将“收复台湾、澎湖、东北四省土地”。1943年12月,由中国、美国和英国领导人签署的《开罗宣言》向全世界宣告:日本必须归还所有“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签署(后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又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在《日本投降条款》中明确承诺:“兹接受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的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上述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文件再次确认了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将台湾归还中国是反法西斯阵线各国人民的共同意志,也是同盟国接受日本投降的一个条件。这是台湾光复所昭示的历史事实。

  台湾光复,全岛欢腾,举国欢腾,因为这是全体中国人民共赴国难、浴血奋战的结果。从日本军国主义窃取台湾的那一天起,台湾同胞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反抗,大陆同胞也一直支持台湾同胞的斗争。《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台湾岛内“哭声震天”,鸣锣罢市;驻军将领刘永福等与日本占领军进行了殊死搏斗。在大陆,来北京会试的18省千余名举人“公车上书”,反对割让台湾。东南各省民众或捐输饷银、或结队赴台,支援台湾军民。台湾同胞组织义军,进行武装游击反抗,长达7年之久。

  全面抗战爆发后,台湾同胞在文武两条战线上投入了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出现了众多民族志士和抗日英雄,很多人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据不完全统计,从台湾和世界各地来到大陆投入抗战的台湾同胞有5万多人。台胞的抗战组织有台湾革命青年大同盟、台湾革命民族总同盟、复土血魂团等等。台胞还组织了义勇队、战地服务团等。在解放区,台南县人林栋、高雄出生的杨美华、嘉义县人林思平等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从印尼回到大陆的台南市人杨诚,在延安担任了归国华侨联合会主任,做了大量工作,后来成为新中国航空事业的重要领导人。曾任台盟中央领导人的蔡啸同志是在抗日战争中涌现的杰出台胞代表。他从一名贫苦渔家子弟,成长为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在福建组织台胞成立台湾义勇队抗日的李友邦将军是名震一时的抗日英雄。

  在思想文化战线上,台湾的志士仁人一直以笔代剑,进行抗日宣传和斗争。先有早期的抗日文学“三杰”丘逢甲、洪弃生和连横;后有“台湾新文学之父”的赖和以及张我军、吴浊流、杨逵、蒋渭水等等。他们反对日本的殖民统治,反对“皇民化”教育,弘扬了民族文化,表现了崇高民族气节。回顾这段历史,人们可以看到,台湾的光复是两岸同胞同仇敌忾、相互支援、共同奋斗的结果。两岸同胞血脉相承、命运相同、休戚与共。这是台湾光复昭示的另一历史事实。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受尽了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凌辱,割地赔款,灾难深重。其中台湾同胞更遭受了整整半个世纪的日本殖民统治,是中华民族苦难史中最为悲惨的一页。抗战胜利、台湾光复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是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遗憾的是,作为中国内战遗留的问题,自1949年以来两岸仍处于分离状态,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现在,岛内的“台独”分裂势力企图从法理上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反对“台独”分裂图谋,促进祖国早日和平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台湾光复的历史告诉我们,这一胜利的取得是台湾同胞和大陆同胞同仇敌忾、休戚与共、共同奋战所取得的,两岸同胞一定会通过共同努力挫败“台独”分裂势力,最终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台湾光复的历史和它所昭示的真理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 许世铨

  《人民日报》 (2005年10月24日 第四版)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