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丧父手的,基本都是问题孩子。但是,问题虽出在孩子身上,根子却在家长身上,在不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上。”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黎韵说。
“在我见过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绝大多数都与家庭教育的误区有关。”在柳河县采访时,县公安局宣传干事王恩慧也感慨不已。
东北师大教育科学院教授李立红告诉记者,孩子道德体系形成的关键期是在青少年期之前,即幼年和童年。而在这个阶段,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导师。所以,父母实行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对孩子能否形成健全的人格至关重要。
“溺爱纵惯、百依百顺,或者,严厉独裁、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两种家庭教育方式都会制造出问题孩子,导致不正常的亲子关系。在独生子女时代,前者尤为常见。”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刚说。
“孩子在父母畸形的爱中长大,父母却逐渐品尝到了多年溺爱换来的苦果。可怜的父母此时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又因养大了这样一个儿子而感觉愧对社会,曾经无限的爱转化为让人心碎的恨,最后以暴治暴,一个家庭就这样在畸形的爱中毁于一旦。”黎韵指出,在这样的事件中,父母既是受害者、违法者,同时又是悲剧的制造者。
专家们认为,目前中国很多家长不懂得如何科学育儿,家庭教育多是“情感式+经验式”。虽然城市里有些学校、社区开办了家长学校,但多流于形式。而在广大农村,对家长的教育,仍处于空白状态。“如何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还须有关政府部门加倍努力,毕竟,孩子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