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3日专电(记者曲志红)新闻出版总署制定的《关于规范图书出版单位辞书出版业务范围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5月1日起开始实施,根据这个最新的《规定》,原先业务范围内没有“辞书”出版的出版社,要一律停止辞书的出版、发行,而他们“超范围”出版已经上市的辞书,也必须下架停售,等待有关部门的质量检查。
这个规定是新闻出版总署为提高辞书出版质量,规范辞书出版秩序而发布的。
辞书,特别是语文类辞书和综合类辞书,由于市场需求量较大、销售周期较长等特点,近年来吸引了众多出版单位竞相角逐,一些本不具备辞书编辑出版能力的单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也纷纷参与抢夺市场。现在,每年面市的辞书不下几百种,其中一部分就是东拼西凑、错误百出的“速成辞书”。2003年新闻出版总署曾对辞书市场进行了专项检查,曝光了19家出版社出版的不合格辞书产品。
辞书质量的良莠不齐,给读者带来极大损害,也引起社会各界强烈不满。为更有效地保障辞书出版质量,新闻出版总署在这次发布的《规定》中指出,自5月1日起,出版业务范围中无辞书出版业务,但超范围出版辞书的图书出版单位,一律停止辞书出版、发行业务。已出版的辞书,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和新闻出版总署质量检查为合格的,方可继续发行。正在编辑加工的辞书,一律中止活动。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同意增加辞书出版业务后,方可继续出版、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