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4日,吴仪向出席中国国际商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全国工商业界会员代表500人抱拳致谢。她同时表示,在2008年3月份正式退休。本报记者 胡雪柏 摄
昨天(17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正式卸任,告别了她颇具传奇色彩的政治生涯。
51年前,大学生吴仪选择从国防系跳到石油冶炼系。
毕业后,她从炼油厂车间基层技术员干起。1983年,45岁的吴仪成为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副经理、党委书记。5年后,她成为北京市副市长,并最终成为共和国副总理。
球场“智多星”
1938年,吴仪出生于武汉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早逝,吴仪几乎是由哥哥一手带大的。在兰州,吴仪度过了自己的中学时光。
1956年,吴仪考上位于陕西咸阳的西北工业学院,成为国防系常规武器专业的学生。这所大学的历史可追溯到1938年,在工科上享有声誉。
叶文礼曾担任吴仪机械制图课老师,在他印象中,这个总是留着一头短发的女生非常干练。“她外语比较好,在学校很活跃,像个男孩子。”
当年,叶文礼和同宿舍的李承先老师都是刚刚大学毕业留校,年龄比吴仪不过大三岁。好学的吴仪经常向两位老师请教问题。
对于叶文礼来说,吴仪是个好学生———机械制图课是当时较难的课程,而她学起这个课来却很轻松———所以,当她要请假参加垒球比赛时,几乎不是个问题。
吴仪入学不久,就被学校女垒教练李福堂看中,并很快成为校队队长。
吴仪在上大学前就打过垒球,但她的身体素质并非最好,李福堂让她担任队长,是看中她“用脑子打球”。她击球时,经常用巧妙的触击球破坏对方的防守。“我们都叫她球场上的智多星。”李福堂说。在防守中,吴仪最擅长的是游击手的位置,这是一个身手灵活的选手才能打好的位置。
在对抗性激烈的比赛中,吴仪也展示出她不服输的一面。李福堂回忆说,一次他们到西北农学院打友谊赛。两队平时练球的大小不同,“我们练的是9寸球,对方打的是12寸,对方坚持要打大球。”
双方教练僵持不下时,队长吴仪却主动应战,“‘那就打大球’,我说,我们可没投手。她说,‘我来投’。”李福堂说。
那场比赛,吴仪率队大胜对方。
在运动队中,吴仪也展现了她的组织才华。一次开队会时,她强调队员们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有纪律,一是要团结好。此后,李福堂也经常用这两点要求历届校队。
在外出打比赛时,吴仪更像一个领队。吃饭时,她会主动向李福堂要来经费,然后安排所有人的饭菜。
1959年,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召开,多名前西北工业学院女垒主力代表陕西女垒参加了这届运动会。“她是队长,如果她不走,一定能参加全运会的。”李福堂遗憾地说———在全运会的两年前,西北工业学院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并改名为西北工业大学,吴仪转学到北京。
一个重要选择
1957年,西北工业学院面临着一次重大的调整。
对于国防系的学生而言,最大的变化不是学校即将迁到西安,也不是学校要改名为西北工业大学,而是整个国防系将被撤掉,并入其他学校。由于院系调整,当时学校准许学生自由转系、转学。
和所有国防系的同学一样,吴仪必须作出一个选择———是离开这所学校,还是继续留在这里?是改换专业,还是继续就读国防系?
“她征求过我们的意见,是留下来还是走好?”叶文礼回忆说,跟很多人一样,吴仪也无法很快作出选择。
作出这个选择,可能意味着人生将会是另外一条道路。两名年轻的教师,都不能给她明确的答复。李承先也只是对她说,北京的环境会比西安更好一些。
吴仪最终自己作出了选择,她选择到北京石油学院攻读炼油工程专业。
虽然专业不同,但都是工科,“一年级都是打基础,所以没有问题。”李承先说。
很多年以后,当吴仪出任高级官员,简历被官方发布,细心的人会发现,吴仪在1956年到1962年期间,在两所大学读了两个不同的专业。
1957年寒假过后,吴仪送给两位年轻教师一个玻璃材质的花灯罩。两位老师宿舍的灯罩早已坏掉,不能很好地聚光,他们在绘图时常感亮度不够。吴仪这个别致的礼物,也展示出她细心的另一面。
石油系女生
1957年,吴仪来到北京石油学院报到,成为石油炼制系57—1班的班主席。
来到北京,吴仪做事风风火火、干练有序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比她高一级的师兄周天姬回忆说,在石油学院,她继续留着一头短发。和在第一所大学一样,她给人的印象是“像个男孩子”。
吴仪开朗明快的性格,使得她在与男同学的交往中毫不拘束。这也曾给她带来小小的麻烦。吴仪在石油学院的辅导员林世洪曾经在一篇回忆文章中提到,当时,吴仪班上的团支部书记专门找她谈话,让她注意一点。“她有些委屈地说,不接触怎么做工作!她工作照常风风火火,和男同学联系一如既往。她是‘不畏人言仍从容’。”
1958年下半年,大炼钢铁、大跃进运动在全国开展得热火朝天,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了。石油部动员石油系统大搞土法煤炼油“小土群”。学院派了100多名独立性强、工作能力强的学生,先行到各地去调查、联系、布点。
20岁的吴仪被派往贵州,她独自一人在偏远的山区跑了10多个地区。在向林世洪汇报工作时,她说,山路难走,旅店稀少,并且很简陋,住店人更少。她常把差旅费揣在怀里,和衣而卧,不安地睡一觉。
林世洪后来也前往云、贵等地联系工作。当他亲自走完吴仪曾经走过的路时,不禁感慨万分。他在回忆文章中写道:想想吴仪一个20岁的女孩子,只身一人来探路、选点,并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多么不容易!要有多么坚强的意志和勇气呀!
吴仪毕业后,1962年被分配到兰州炼油厂工作,这家著名的企业是新中国石油系统内最有实力的炼油厂之一。在这里,吴仪从基层技术员开始,实现了事业上的首次成功。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