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60部(篇)作品小传
撰述人简介
1
1954年
《海滨的孩子》(短篇小说)作者:萧平原载《人民文学》1954年第8 期收 入小说集《三月雪》,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年1 月版定价:13.80 元
萧平,生于1926年。12岁到东北当徒工,1953年开始从教。1955年夏,师从 黄药眠先生研究文艺理论和美学。丰富的生活经历、书斋的学术生涯使萧平的儿 童小说自有一份独特的超脱与洗练。
《海滨的孩子》是萧平的处女作,也是其代表作之一。此作品虽历经岁月洗 涤,却依旧明艳如初。蓬勃的童年生命在字里行间向我们迎面奔来:
男孩二锁到海边的姥姥家度假,海边的生活时时刻刻充满了惊喜和发现。一 天退潮时分,小表哥大虎偷偷带着他来到大海深处挖蛤。兴奋不已的二锁只顾埋 头挖蛤,居然忘记观测潮水的上涨。等他猛地想起,才发现海水已淹没了来时的 通道。危急时刻,大虎用裤子扎成一个临时救生圈,拼死把不会游水的二锁带过 海渠。他们在一望无际的海滩上奔跑,身后是呼呼而来的潮水。终于,他们脱险 了。回头望去,已是一片白茫茫。二锁打心眼里感谢大虎,而大虎却看着两人狼 狈不堪的衣裤犯了愁:如何回家向大人交代?(陈恩黎)
2
1955年
《神笔马良》(童话)作者:洪汛涛原载《新观察》1955年第3 期农村读物 出版社2002年3 月版
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神笔马良》几乎创造了一个“神话”——国内, 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国际,广泛赞誉,名至实归。
内容上,《神笔马良》讲述一个带有“传奇性”的少年英雄怀揣梦想,扶危 助困,惩恶扬善的故事。体现了以“得宝——夺宝——护宝——失宝——寻宝” 为核心的“英雄历险”故事模式,具备喜剧的完整形式:开端——悲苦的出身, 阴霾密布的现实生活处境;发展——天赐神笔,天空陡然乍现光明,命运似乎峰 回路转;高潮——少年英雄被迫离乡背井,一路闪转腾挪,与邪恶势力周旋抗争 ;结局——敌对势力机关算尽,却自掘坟墓,少年英雄和神笔安然无恙,全面胜 利。童话里,“马良”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超人,他除了天赐“神笔”之外,并 没有超人之处。特异的,仅是他的人格——没有私欲,百折不挠,正义凛然;没 有狭隘,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这种超出“常态”的“高、大、全”的理想人格, 在故事中,显然带有某种“神话”色彩。而作者也正是通过笔的神性和马良人性 丝丝入扣、水乳交融的结合,写出了善与恶、正与邪、美与丑、是与非既截然对 立,又相互融合的世间万象。(李学斌)
3
1955年
《小马过河》(寓言)作者:彭文席原载1955年11月《新少年报》
彭文席(1925- ),浙江瑞安人,中国当代著名寓言作家,因《小马过河》 而闻名文坛。1955年11月《新少年报》刊登《小马过河》,并开展关于该作的 “读后感”全国小学生征文比赛。1957年该作选入北京市小学语文课本,继而为 各地教材选用,并成为中国当代小学语文教材的保留篇目,成为寓言创作和儿童 文学创作中的经典名篇。该作在第二次全国少儿文艺创作评奖中获一等奖。已译 为十几种外文出版,并被大量改编为各种插画本、音乐剧、动画片等等。
《小马过河》优美简洁,含义深刻,是寓言又是童话,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其结构起承转合,一气呵成;语言干净利落,读来音韵优美;且情境温馨,充满 生活气息;从艺术形象上看,小马、老马、松鼠、老牛,无一不生动贴切,尤其 是小马,言语行动,均稚态可掬;而主题则包含了哲学意义上对于经验的个体性 差异的思考,又包含少儿初长成时期的主体性生成问题。整体读来,既传达少儿 生命韵律,又令成人莞尔并深思,所以能成为妇孺皆知的成语和典故。(李红叶)
4
1956年
《小兵的故事》(儿童诗集)作者:柯岩
1956年天津人民出版社版
《小兵的故事》是柯岩写于上世纪50年代的作品。柯岩原名冯恺,当代著名 诗人,曾任《诗刊》副主编。上世纪50年代是一个民风相对淳朴的年代。共和国 刚刚建立,新取得胜利的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整个社会有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 气氛,这种精神气氛和儿童的精神特征正好同构。柯岩收在《小兵的故事》中的 各篇如《小兵的故事》、《看球记》、《眼镜惹出了什么事情》等准确地把握了 这种特点,在儿童心理和时代精神的统一中塑造最能反映那一代儿童精神面貌的 “小兵”形象。这些作品偏重叙事,偏重写儿童美好的心灵和他们幼稚的思维、 幼稚的行为方式之间的不和谐,两者互相映衬,双方都得到衬托,以充满情趣的 方式将儿童美好的情感、愿望生动地表现出来。《小兵的故事》、《看球记》等 是新中国最优秀的儿童诗,影响了好几代儿童的成长。(吴其南)
5
1956年《乌鸦兄弟》(寓言集)作者:金江
少年儿童出版社1956年初版
通行本: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版,15.80 元
金江(1923- ),浙江温州人,中国当代著名寓言作家、儿童文学作家。著 有寓言、童话数百篇,获得多种全国性奖项。《乌鸦兄弟》(寓言集)于1957年 被教育部推荐为优秀儿童读物,在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三等奖。 多篇寓言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金江寓言选》被译为英、法文出版。2006年由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的“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中,金江的《乌 鸦兄弟》是入选的唯一一本寓言集。
《乌鸦兄弟》的最初版本包含20则寓言,是他前期寓言创作的代表性作品, 亦奠定了他后期的创作,这些寓言形象生动,注重构思有趣的故事,且语言清新 活泼,深得儿童喜爱。同时寓意深刻,“明晰而不浅淡”(吴秋林语),体现了 作家对于社会、对于人性的理性打量和洞见,亦体现了作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中国当代寓言的开篇人”,金江创作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既继承传统而又 反映时代风貌,善于总结日常生活经验,讽刺人类的性格缺陷,具有较强的普遍 意义。(李红叶)
6
1956年《野葡萄》(童话集)作者:葛翠琳
北京大众出版社1956年初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增订本
这是一部颇具民间文学色彩的童话。纯洁、善良的小姑娘白鹅女年仅10岁, 父母双亡,和凶狠的婶娘生活在一起。婶娘生了一个瞎眼的女儿,出于嫉恨,借 故弄瞎了白鹅女的双眼。为了医好自己的眼睛,白鹅女遵照妈妈的话,历尽千辛 万苦,最终找到了野葡萄。可是,等到自己的眼睛刚刚复明,她就摘了满满一篮 野葡萄,为沿途和村子里的盲艺人、磨房的老爷爷等贫苦人治疗眼病。不仅如此, 她还以德报怨、不计前嫌,医治好了婶娘女儿的眼睛。为了能把野葡萄带给世间 更多的盲人,白鹅女毅然拒绝了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的诱惑,最终在山神的帮助 下,离开荒山,把光明播向人间。
作品格调清新朴实,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鲜明,情感深挚动人,表现了 童话艺术和内涵意蕴的完满结合。不仅如此,这部作品的情节构思也展示了作家 对民间文学的吸收、改造,以及属于个人的文学才情与艺术创造。总之,这是一 部既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又融合了当代童年审美追求的经典童话作品。 (李学斌)
7
1957年《宝葫芦的秘密》(长篇童话)
作者:张天翼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57年初版通行本: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1 月版
张天翼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的成人文学作品和儿童文学作品写的一样优秀。 正因为这样的原因,才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一般作家作品所不曾拥有的大气和美 丽。他写得最优秀的童话作品是《大林和小林》,而产生最广泛影响的却是《宝 葫芦的秘密》。《宝葫芦的秘密》写的是一个以第一人称“我”(王葆)的小学 生的生动而有趣的童话故事,或者说幻想故事。故事叙述的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 孩子无意之中得到了一个宝葫芦,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篇现实和 幻想交错的故事,之所以比作者的《大林和小林》的纯粹幻想的故事产生了更为 广泛的影响的重要原因在于它抓住了孩子们的普遍心理,让孩子的愿望得以实现。 再加上主人公所处的现实和幻想两个世界的有趣的遭遇,就使得作品更有张力和 富于变化。如果找一个恰当的比喻来形容这篇作品,我觉得它更像是中国式的 “长袜子皮皮”。本书属于经典之作,版本较多,读者购买很便利。本书最早是 1957年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安武林)
8
1958年《童年时代的朋友》(散文集)
作者:任大霖
长江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0.26元;少年儿童出版社1979年版,0.31元
任大霖(1929-1995 ),浙江萧山人,中国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 《蟋蟀》获全国少年儿童文学文艺创作一等奖。《童年时代的朋友》、《蟋蟀》 等多种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芦鸡》、《牛与鹅》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
《童年时代的朋友》所呈现的,是别样时代里的别样童年。透过这些故事, 我们看到了特定时代的苦难——饥饿、贫穷、疾病、战争,乃至愚昧和压迫,这 些苦难使我们觉察到时代已经产生巨大的变化。然而,交织着乡村生命力的童年 情态与特定时代的苦难所构成的张力,使这本书产生了超越时代的艺术感染力。 作家淳朴深挚的乡村感情、充满生活气息的童年经历以及对于一切美好事物的敏 感,使得他笔下的“童年事件”一律具有“向生命的美好向度敞开”的启悟意义。 作品文字洗练,描写细致生动,且童心慧眼,充满内心观察。同时,农业时代生 活方式在作品中的真实呈现,对当代读者而言,具有惊奇与怀想的双重意义,使 人读之亦“终身不愿忘记”(任大霖语)。(李红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