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桑梓网《锦绣中华》频道上线  [桑梓网  2013年9月29日]            桑梓网欢迎投稿!  [桑梓网  2006年6月6日]            《图片中心》,盛大推出!  [桑梓网  2006年5月13日]            桑梓网全新改版升级  [桑梓网  2006年5月12日]            桑梓论坛功升级到7.1.0版  [桑梓网  2006年1月8日]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您现在的位置: 桑梓网 >> 桑梓文库 >> 管理经济 >> 正文
  [组图]新浪之道--破解门户网站新闻的奥秘          【字体:
新浪之道--破解门户网站新闻的奥秘
当当网上优惠购买正版 《新浪之道--破解门户网站新闻的奥秘》
点击阅读关于《新浪之道--破解门户网站新闻的奥秘》的更多精彩内容
作者:陈彤 曾祥…    著作来源:新浪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28

   

   中国网络新闻传播业经过第一个十年的历程,网络新闻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一个日渐重要的元素。新浪网成为全球知名的门户网站,之中奥秘是很多人希望知道的。陈彤作为成功媒体的领军人物、中国网络新闻传播拓荒时代的重要代表之一,将自己探索互联网新闻传播规律的经历和体会奉献给大家,对新浪新闻的操控理念和操控方法做了深入细致的解析,无论对于今天还是明天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发表评论
老榕评《新浪之道》:从边缘到主流的非常之道
定价:35元 
福建人民出版社  作者:陈彤 曾祥雪     总页数:371页  目录
  

 
 书评及相关报道
 

  “网络它真大,里面是鱼虾。三五成圈子,任你一把抓。”这是网民当年在网上时候的一席肺腑之言。

  互联网萌芽之时,他就认准并扛起了一面四通立方新浪网的大旗,BBS由体育打头,情感护驾直至1998世界杯前后逐渐发展成气候。脱颖而出的新浪新闻就在本书作者的带领下逐步成长起来。他,不仅是新浪的第一位网络新闻编辑,也是后来新浪网的总编辑和今天新浪网全球资深副总裁。《新浪之道》作者陈彤以其亲身经历的第一手资料,讲述了许多新浪网鲜为人知的内幕故事。>>更多报道


 解密:新浪如何成功
 

  1998年11月2日,我第一次踏入新浪网(那时还叫四通利方),当天我来参加面试,面试我的人就是当时的新闻主管陈彤。此后经历大概一个月的等待,12月,我正式加入新浪,作为新浪网第一个女性编辑。

  加入新浪后,我的生活是翻天覆地、没日没夜,整个世界似乎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接二连三的事件让人喘不过气来。我参与的编辑工作,从“克林顿绯闻”、西南航空坠机事件、“两会”报道到后来的“科索沃战争”,后者的报道让新浪网走进全世界的眼球里,尤其是“中国驻南使馆被炸事件”的专题。每个人每天的生活似乎都在打仗,这是一场气势磅礴而持久的大仗,一场最终取得辉煌战果的大仗。我也从一个天天被批评的,慌慌张张的生手,变得成熟和独立。>>发表评论


 《新浪之道》序
 

  新浪有这样的一位总编辑,新浪网的编辑们肯定是轻松不了的。有一天晚上7点多了,我去新浪网谈一项合作,推开新闻中心的门,发现一群年轻人正围坐在一起认真地开会。我有些不解,问了陈彤才知道,原来这是每天两班编辑交接班的例会。前一班的编辑要把需要关注的新闻热点一一告知接班的编辑。在这间办公室里,电视上滚动着CNN的新闻节目,电脑屏幕上是世界各大通讯社和各大新闻机构的即时滚动新闻,一些编辑聚精会神地在这里关注着世界的变动。

  这幕情景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确切地说不只是一个印象,而且是一种震动。我在想,用这样一种工作模式运行的网站,其信息传播效能就不会局限于只做一个单一的新闻转发平台。

  “9.11”恐怖袭击发生的时候,正是这种工作模式,使得新浪网在事件发生之际便捕捉到最早的信息,事件发生9分钟后,他们发布了第一条新闻。这是中国大众传媒对“9.11事件”发出的第一条报道。

  今天,新浪网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国界。2001年4月中美撞机事件发生之后,新浪网的网友评论被当作中国老百姓的主流态度被路透社、美联社、CNN、《华尔街日报》等西方主流媒体大量转载和使用。新浪网在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的为先之举当然不只于此……>>发表评论


 从四通利方到新浪网
 

2000年新浪在纳斯达克挂牌 章子怡将自己的网站委托给新浪网

  1997年陈彤还在读研究生,在中关村一哥们的小公司里,谈事之余,他第一次上了网,从此一发不可收。一个偶然的机会,陈彤在另外一个网站上碰到了李嵩波,来回几次Email联系之后,陈彤说“假如我去作体育沙龙版主,访问量能增加一百倍”。来到四通利方后,他的努力着实让体育沙龙火了一把。

  1998年2月的一个周末,当代商场旁边的饺子馆。负责四通利方网站的汪延问坐在身旁的陈彤:“你研究生快毕业了,要工作了吧?干脆到四通利方来吧!”盛情之下,他决定正式加盟来到了自己也难以割舍的网站,成为网站第一个编辑…… >>发表评论


 新浪的网络新闻观
 

1998年汪延在世界杯巴黎新闻中心上网 “伊战”爆发后的新浪网“战时”首页

  1996年4月,正在上大学同时又是四通利方软件欧洲市场总代理的汪延,在全球互联网浪潮刚刚到来,而国内仅仅出现互联网萌芽的时候,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和无限思绪,经过再三思考,从巴黎给王志东写信,作出了改写今后中国互联网进程的决定:

  “我们深知Internet和其他诞生出来的一系列新兴媒体正在中国应运而生,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必定将会为下世纪中国信息产业步入国际领先乃至主导地位奠定基础。这也是自从去年夏天,我们决定成立新驿多媒体小组的原因……

  "我们更希望能找到一个与我们志同道合的“知己”,尤其是搞Internet这种没有立竿见影经济收益的长远项目,更何况我们也不是想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的人。”……

  “还剩下一个问题:我还在国外。这实际上是最容易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解决的方法是:我下周一回国。”……

  一个星期以后,1996年4月26日,汪延和他的新驿多媒体小组正式加盟四通利方公司,开始四通利方srsnet网站建设。1996年6月,四通利方网站开通。>>发表评论


     公共利益与公众舆论导向
     

    陈彤(左)现场指挥9·11事件报道工作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坠毁事件专题

      新浪网新闻值班编辑手记:2001年9月11日晚,20点50分左右,我一个人值15点到23点的小夜班。刚刚发布了一条关于其他事件的头条短信。转身看到旁边电视里,CNN正在播放一架飞机撞击纽约世界贸易大楼之后的画面:大楼被撞击后露出大洞,冒着浓烟。当时难以判断具体情况,特别是飞机的型号、大小等,但直觉是小飞机误撞之类的事件。

      新浪网处理突发事件已经有成文的流程,我立即发布一条快讯,内容为:“快讯:一架飞机撞上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当地时间9月11日上午接近9时(北京时间11日晚接近21时),美国一架飞机撞上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从现场可以看见大楼上部浓烟滚滚,被撞出一个大洞。目前飞机具体型号和伤亡情况不详。”当时的时间是20点55分。第一架飞机撞楼的时间是当地时间8点46分(北京时间20点46分)随后我将这条快讯放置在新浪首页和新闻中心首页重要位置,并打电话通知了新闻中心主编和新浪网总编辑。--摘自《新浪之道》>>发表评论


    著作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 上一篇著作:

  • 下一篇著作: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著作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2000-2023 桑梓网 保留所有权利。
    皖ICP备20000420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6022016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