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2006年度最具阅读价值的原创童书
作者:徐鲁  文章来源:中国图书商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0 22:25:24  文章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谁的心里藏着谁》封面

    和许多具有颠覆、解构、游戏乃至“恶搞”风格的网络作品不同的是,2006年一些新鲜的童话质地,大致都是由真、善、美、爱编织而成。例如小碗的《谁的心里藏着谁》(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人间亲情的丝丝缕缕,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生命最深处的伤与痛,爱和友谊的甜与苦,还有梦想和渴望的得到与失去。这些童话以纯美、空灵和带着淡淡的伤感意味的抒情风格见长。由此也可以猜想,作者的童话精神资源,或许更多的是来自王尔德、圣埃克絮佩里和安房直子等。即便是如此,我想,也决不可以简单和粗浅地把这样一类童话作品视为对传统意义上的童话的补充和衍生。不,这个年轻和认真的写作者,有着属于自己的对于“童话”的独立和独特的理解与感觉。童话在这里也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而是一种生命和心灵的存在形式,是对世界善意的幻想和记录。

《黑焰》封面

    《黑焰》的(格日勒其木格·黑鹤著,接力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故事是从青藏高原最荒凉的藏北草原上的一个雪夜开始的。母獒在与雪豹的生死较量中失败了。但她留下了幼獒格桑。此后这头幼獒的成长与生存的每一步,都将是这个种族继续与残酷的命运搏斗和抗争,并且最终显示了它的坚强与尊严的过程。厄运一次次降临在它身上。它必须去面对来自自然界其他动物族群的挑衅以及野蛮的人类的禁锢与压迫。它的足迹踏过了庸凡和逼仄的城市小巷的街道,但它的灵魂却在渴望着天风浩荡的荒原旷野。在藏北高原凌厉、壮美和辽阔的地貌之上,在藏獒格桑高傲、狂野和冷峻的气质之中,我们也看到了,作者并没有回避那种原始狂野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作者在借用一头藏獒的目光来打量人类的文明。他在充分地张扬一种自由和狂野美学的同时,也解释和表达了他对人类文明的理解与应有的尊重。

《飞翔,哪怕翅膀断了心》封面

    沉重和冷酷的主题,非常态的题材,处于弱势的成长群体,以及对于沉重的社会问题敢于直面的勇气与担当精神,在《飞翔,哪怕翅膀断了心》(韩青辰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这部书里都有所呈现。本书被誉为中国首部未成年人成长危机报告文学集,是对当下未成年人生存状态中鲜为人知的那一面的真实记录。“那些受了伤哭泣着的精灵,他们绝望地离开了家离开了亲人……饥饿、寒冷、恐惧、孤独、羞辱、欺骗——蝗虫一般地嗡嗡围剿追杀着他们,可天堂最终没有出现。于是受伤的心边走边开始滴血,铁轨流着沧桑的眼泪看见了他们身后那串血迹斑斑的脚印。”那些如同在飞翔中被折断了翅膀的小鸟,他们的扭曲人生、不幸遭遇与坎坷命运,他们在成长路上的矛盾、冲突、困惑、苦恼、挣扎、沉沦、尖叫、求索、奔突,被韩青辰真实地记录了下来。作者希望通过这样一本书,让更多的未成年人安全度过成长危机,绕过一些险滩和暗礁,顺利地成长。

《吕丽娜童话绘本》封面

    《吕丽娜童话绘本》(明天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是个甜蜜而温暖的故事,清丽而优美的浅语,细腻而带有抒情意味的图画,使这套原创童话绘本具有了纯美和雅致的品质。温暖的故事来自作家浪漫的灵性。这套书共分四册:《小木偶棒棒糖》、《会思想的书》、《小白鼠·小灰鼠》和《小熊,小熊……》。故事情节虽然各不相同,但无论是故事中的角色,还是那些曼妙灵动的故事场景,都共同营造了一个声色俱佳的童话世界。这个世界渗透着宽厚通达的爱的理念,传达出细腻的人世感悟与哲思,洋溢着温煦的浪漫情调。纯美而不单薄,细腻而不琐碎,温婉平静中坚守着爱的信念。这套优美的童话绘本再一次证明了儿童文学的一个实质:美好的故事就是光明,就是温暖的爱心。

《幽秘花期》封面

    张洁在2006年推出了新著《幽秘花期》(接力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描写青春期女生隐秘的心灵故事,是关于友谊与爱、宽容与理解、自卑与自信、幻想与渴求的温暖解释。在这个流畅的纯爱故事里,高中女生杨晓阳和艾梅性格迥异却亲密无间。两个少女经历了一次轰动全校的“情书事件”,也经历了少不更事的“激战时刻”以及家人间的一再误解,最终,她们那一份美好而干净的感情才得到了尊重和理解。这个故事里有着艾登·钱伯斯式的主题与风格。张洁已经越过了单纯的故事书写,似乎在探寻和解释一些更为隐秘和复杂的少年人的内心需求,例如,16岁少女在成长中对于爱和性的困惑与幻想,面对与理想格格不入的丑恶时的迷茫与无助,等等。整个故事感性而飘逸,但小说中对那些少女成长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的探究却是充满了理智和严肃性的。

《喜欢不是罪》封面

    喜欢不是罪,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谢倩霓的这部作品似乎不单单是为了证实这个单一的问题。或许,作家想要探讨的还有这样一个爱情疑问:如果说,爱情不能再继续下去了,那么,它真的会终止吗?或者说,它最终却终止了,那么,它当初真的是爱情吗?隐秘的心事,浪漫的悬念,牵出了上一代人的一段青春的经历与隐痛。而这种经历与隐痛或许能给今天的、正在上演着同样的青春和纯爱故事的一代人提供一些启示与借鉴?这可能正是《喜欢不是罪》(谢倩霓著/北京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这部所谓“少年心理关怀小说”的意味所在。青春男女生的迷茫、期待和自尊,单纯而浪漫的青春气息,透过清丽的和婉转的文字传达出来,确乎给人云淡风清的阅读感受。

《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封面

    彭懿的《图画书:阅读与经典》(21世纪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将写作者与出版者写在一起,是一种难得一见的书籍形态,巨型开本、精美的制作隆重表达了对于图画书的“爱与知”。本书讲述和欣赏了近80位世界一流图画书作家创作的64种经典图画书。大多数读者即便没有机会读到原书,但有了这种由浅及深的文字和图画的导引,也大致可以领略和感受到这一本本图画书的故事之美和艺术魅力。这是献给图画书爱好者的一席飨宴,也是中国学者在图画书研究领域里的一项具有突破性和里程碑式的成果。

《天上掉下个胖叔叔》封面

    《天上掉下个胖叔叔》(董宏猷著,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里的“胖叔叔”用自己的耐心和热情,在因为偏见和冷漠而被几乎遗弃的一片童心的荒地上,耕耘和浇灌出了美丽、自尊和自信的花朵。他用事实向全校、向孩子们,也向所有的家长和整个社会,证明了一个真理:世界上没有残缺和自弃的童心,也没有什么“慢班”与“差生”,真正差失和缺席的,是我们对这些孩子的爱与知,对这些心灵的宽容、尊重与引导。作家不是以一个乏味的成人、一个枯燥的“说教者”的面貌出现,而是立足儿童本位和文学本位,以生动有趣的文学故事,来表达儿童的权利与诉求,将温暖的目光投向一些儿童成长中被忽略、被误解,甚至被冷落的角落。出于一种公正的道义感、责任心和文化良知,作者对当下一些极其短视的、扭曲的和极其狭隘的功利主义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与批判。

《女生苏丹》封面

    常新港近年来的少年小说渐渐以密集的故事性见长,而不像他以前的作品以弥漫的情绪和充满诗性的书写引领读者。这样也很好。温暖的故事就是光明。十五六岁的女孩子心事真多。《女生苏丹》(常新港著/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也是如此。独立而带点反叛意味的个性,单纯而不从流俗的处世原则,还有对于友谊,对于亲情,对于与父母间的沟通与理解,对于自己的尊严的独特的维护与表达方式,在这个即将进入十六岁的女孩子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家几乎是以一种十分冷静和纯粹的“旁观者”的身份,在观察和讲述着这个令人莞尔的少女故事。故事讲完了,他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切都在故事的始终里。偶尔有一点点议论,就像故事里的“画外音”或讲述者的“旁白”,依然十分节制和冷静。

    善于挖掘个人童年的生活经验,唤醒和捕捉住童年生活细节中的感受与记忆,对于一位儿童文学作家来说多么珍贵。从某种意义上说,唯有儿童文学作家,才最具有能够充分尊重和拥有童年经验的心灵,才最有可能唤醒和认识童年的那个自我。

《张牙舞日记》封面

    中国幽默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系列(江苏少儿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分《开心果甄帅》、《张牙舞日记》和《超级“天才”呆头熊》三册。这是一群小学高年级男生的生活故事。这些故事突破了作者以往的细腻和带有抒情意味的创作风格,强化了故事与人物的幽默品质和戏谑的活力,与当下校园生活密切贴近,与小孩子的顽童心理密切贴近。作品着力描写了几个个性鲜明、活力十足、具有时代感、充满创造力下的男生形象,以他们笑料迭出、充满动感的校园生活为题材,写出了一幕幕充满生活气息和戏谑的童趣的轻喜剧。

《超级市长》封面

    有趣的故事就是温暖,简单的叙事也是关怀。显然,杨红樱压根就不想让小读者在阅读《超级市长》(杨红樱著/接力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时带有任何负担。而且,当作者试图在作品里完成对诸如“好老师”、“好学生”、“好的童年”、“如何看待小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理想的师生关系”、“怎样才是真正地尊重童心与个性”等等问题的价值标准的重估与重新确立的时候,她显然是站在小学生(亦即她的读者)一边的。拥有想像力和创造力是多么重要啊!作者还借助故事里那位在校园里最具“权威”意义的校长之口,对马小跳、唐飞、张达这些孩子,做出了公正的评价:“也许他们的成绩不是那么好,也许他们不是那么听话,但是,他们是心理健康的孩子,是有情有义、容易感动、爱憎分明、表里如一的孩子。”

《空中小屋》封面

    葛翠琳的许多童话故事都是以各种小动物为主角的。《空中小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也是如此。我们看到,童话作家对一切小小的生灵,一直怀着温润的悲悯和仁慈之心。她用自己的爱心、道义和良知,编织起守护着纯真的童心、美丽的大自然和动物乐园的栅栏。这些温馨的童话故事,也充满了舔犊般的“美育”和“德育”意义。它们所涉及的主题包含着诸如谦让、分享、诚信、专注、承担、奉献、勇敢、自信、友爱、互助、智慧、感恩等等。这些美德都是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不应回避和绕过的,而且,正在成长中的小孩子们,也是特别需要这样一些温馨的“德育故事”的滋育的——当然,童话家首先是把它们作为文学故事来讲述的。她讲述的是那么单纯、亲切和有趣,每一篇故事都不太长,却充分地显示出了优秀的儿童文学所特有的一种“浅语艺术”,一种使孩子们乐于接受和容易感受到的亲和力与感染力。

 

《青艾的歌剧》封面

    《青艾的歌剧》(萧萍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是一个极其雅致和华丽的青春文学文本,融合着抒情诗、歌剧、小说和青春偶像剧的元素。在这里,欧洲古典诗剧的典雅结构,甚至那已经遥远了的“进场之歌”和“退场之歌”,因为被注入青春的芬芳而获得了新的生命。十七岁的女王们是这部青春歌剧的主角,唯美、雅致的诗性语言,传达着来自少女们心灵深处的天籁之音,关于友谊,关于青春,关于心灵深处的秘密与尊严,还有即将踏入纷纭的世界之前的迷乱与幻想。这部作品所呈现的是米兰·昆德拉式的青春风景:那是由穿着高筒靴和化装服的少女们在上面踩踏的一个舞台,她们在这个舞台上相当认真却又常常事与愿违地说着他们记住的话,说着他们狂热地相信但又并非完全了然的话语。因为对于精致的故事结构和叙述形式的超乎寻常的迷恋与追求,看得出,作家在故事情节上做了极其节制和戏剧化的处理。(徐 鲁)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