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毛泽东读书三字要诀:挤、钻、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18 0:03:18  文章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只有依靠不断学习才能保持与时俱进。学习成为现代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怎么学习?现代人渴望有一条读书学习的“捷径”。很多被冠以“总结性”的文化速成品应运而生。

    在盲目迷信这些文化快餐之后,我们又回归到了原点,终于彻悟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学习真谛。摒弃了那些所谓经验之谈的文化垃圾,人们终于意识到,读书是一个踏实累计的过程,没有所谓的“捷径”。

    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怎么读书?面对陌生的新知识,怎么理解,怎么融会贯通?在浮躁的社会里,如何沉下心来读书,并且坚持下来?

    “没时间、看不懂、坚持不下来”,这是很多现代人最冠冕堂皇的借口。挤、钻、底,毛泽东用三个字轻松反驳了这些理由,他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肯定了这些问题的存在,同时又用生动的比喻阐明了多读书、读透书、学习到底的方法。

    问题一:没时间

    毛泽东的方法: “没有功夫”,这已成为不要学习的理论、躲懒的根据了。共产党员不学习理论是不对的,有问题就要想法子解决,这才是共产党员的真精神。在忙的中间,想一个法子,叫做“挤”,用“挤”来对付忙。好比开会的时候,人多得很,就要挤进去,才得有座位。又好比木匠师傅钉一个钉子到木头上,就可以挂衣裳了,这就是木匠向木头一“挤”,木头让了步,才成功的。自从木头让步以来,多少木头钉上钉子,把看不见的纤维细孔,“挤”出这样大的窟窿来,可见“挤”是一个好办法。我们现在工作忙得很,也可以叫它让让步,就用“挤”的法子,在每天工作、吃饭、休息中间,挤出两小时来学习,把工作向两方面挤一挤,一个往上一个往下,一定可以挤出两小时来学习的。

    问题二:看不懂

    毛泽东的方法: 再一个问题是看不懂。这种情形的确存在,有的同志“宁可挑大粪,不愿学理论”。看不懂的办法叫做“钻”,如木匠钻木头一样地“钻”进去。看不懂的东西我们不要怕,就用“钻”来对付。在中国,本来读书就叫攻书,读马克思主义就是攻马克思的道理,你要读通马克思的道理,就非攻不可,读不懂的东西要当仇人一样地攻它。现在有些人是不取攻势只取守势,那就不对,马克思主义决不会让步,所以不攻是得不到结果的。从前人称“校对”为“校仇”,校对确实很难,非以仇人对之是不胜所为的。对于难,我们要像仇人一样地进攻它,对于仇人我们是不讲感情的。所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理论,固然很难,如果我们以“仇人”的态度不讲感情地攻它,一定是无攻不破的,一定可以把它的堡垒攻下来。过去韩文公《祭鳄鱼文》里,有一段是说限它三天走去,三天不走,五天,七天再不走,那就不客气,一刀杀掉。我们要像韩文公祭鳄鱼一样,十天不通,二十天,三十天,九十天……,非把这东西搞通不止,这样下去,一定可以把看不懂的东西变成看得懂的。

    正面搞不通,可以从旁的方面着手,如打仗一样,顽强的敌人,正面攻不下,就用旁袭侧击,四面包围,把它孤立起来,这样就容易把它攻下。学习也是一样,正面的东西一时看不懂,就从旁的东西看起,先打下基础,就可以一点一点地搞通正面的东西。

    问题三:坚持不下来

    毛泽东的方法: 学习的最大敌人是学不到“底”。自己懂了一点,就以为满足了,不要再学习了,这满足就是我们学习运动的最大顽敌。我们学的学问,如罗迈同志所讲,有党的建设,联共党史,这些东西我们要长期地学下去,把学习的一切困难都克服下去,是一定可以把这些学问搞好的,但主要的是不要半途而废,如果不是这样,那会一无所成的。我们相信,我们采取学到底的方针,一定可以克服自满的坏现象。

    资料参考中央档案馆保存的讲话记录稿刊印。(来源:毛泽东读书集成编委会的博客)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