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没有授衔的元帅叶挺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4/23 21:06:12  文章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叶挺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被人们称为“没有授衔的元帅”。大革命时期,他在湖北汀泗桥和贺胜桥等战役中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土地革命时期,他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是起义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抗日战 争爆发后,他出任新四军军长,继承与发扬铁军的光荣传统,是精忠报国的抗日先锋。

    积极参与南昌起义的准备工作

    1896年9月10日,叶挺出生在广东省惠阳县秋长镇周田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少年时代起,他就目睹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侵略、压迫和封建势力的黑暗统治。在革命先辈的精神影响和进步教师的启蒙下,叶挺特别钟爱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正气歌》,并且十分仰慕前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崇高气节,后来又读了许多宣传革命民主主义的书刊。这样,他很早就萌生了爱国主义思想,立下了追求真理、投身革命的远大志向,“振污世,起衰溺”,以救国救民为己任。辛亥革命以后,叶挺受革命潮流的影响,报考军事学校,走强兵救国之路。军校毕业后,他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陈炯明叛变和南北军阀混战,使他对旧军队颇为不满,萌发了创造新型军队的思想。1924年夏,他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后又入红军学校深造,并于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由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1925年8月,叶挺学成回国。当时,中共广东区委正准备建立一支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革命武装,区委书记陈延年、军委书记周恩来决定把这一任务交给叶挺。1925年11月21日,以铁甲车队为基础,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成立,叶挺出任团长。叶挺独立团在北伐战争中打先锋,屡建奇功。叶挺部5月中旬从广州出师,6月初到达湖南安仁,击败敌人六个团,首战告捷。接着,攻醴陵,战平江,破天险汀泗桥,大战贺胜桥,血染武昌城下,解放武昌。他率领部队,攻必克,战必胜,打了许多硬仗、恶仗,名震天下,因此被称为“北伐名将”,其所在的部队也被誉为“铁军”。

    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于8月1日发动了举世闻名的南昌起义,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叶挺和周恩来、贺龙、朱德、刘伯承等五人,是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他参与了起义的策划、组织以及从南昌暴动至潮汕战斗的全过程,在起义中起了独特的作用。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武汉国民政府做出“东征讨蒋”的决定,命张发奎为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下辖四军、十一军、二十军,组成东征军。6月下旬,叶挺任师长的第四军第二十四师,由湖北开赴江西九江,准备“东征讨蒋”。随后,贺龙任军长的第二十军,也来到了九江。叶挺似乎已经预感到汪精卫将要发动反革命政变,抓紧对部队进行严格训练。他教育部队说:“我们一定要认真操练,准备战斗,大流血的日子可能就要到来了。”果然不出所料,7月15日,汪精卫公然叛变了革命,对共产党人采取“宁可错杀三千,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反共政策。

    为了挽救革命,中共中央实行改组,成立了由张国焘、李维汉、周恩来、李立三、张太雷组成的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陈独秀离开了中央领导岗位。临时政治局常委毅然决定,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起义。为此,中央派李立三、邓中夏去九江指导工作。中央军委也派聂荣臻前往九江,担任前敌军委书记。聂荣臻根据周恩来的交待,将中央意图第一个通知了叶挺,叶挺表示坚决拥护中央的决定。

    7月20日,叶挺参加了由李立三在九江主持召开的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央关于发动军事暴动的意图,讨论了当前的政治军事形势,具体地分析了张发奎的政治态度。“我们党的意思是主张集合我们的武力,依张发奎回粤徐图发展。”“如果张发奎能够不拥护汪精卫,则我们可以和他合作回粤,否则实行脱离关系。”但此时张发奎的态度已经明显向右转,越来越倾向汪精卫的反共立场。与会的叶挺等人认真分析了张发奎的政治态度后,一致认为“应该抛弃依张之政策,而决定一独立的军事行动。”会议还决定各部队迅速向南昌集中,会同贺龙的二十军,在南昌实行武装暴动。这次会议第一次明确提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会后,李立三、邓中夏前往庐山,向瞿秋白、张太雷通报会议情况,请他们向党中央汇报。谭平山、叶挺则去给贺龙做思想工作,贺龙当即表示拥护党中央的决定。

    这时,张发奎与汪精卫也在庐山密谋“清共”,图谋解除第二方面军中共产党人的兵权。“闻将有庐山会议,来实行解决在第二方面军之共产党”。7月23日,李立三、叶挺、谭平山等作出决定,“军队于28日以前集中南昌,28晚举行暴动”,并“急电中央征可否?”叶挺提出了武装起义的具体建议。7月24日,中央常委开会,同意九江同志意见,并决定派周恩来为前敌委员会书记,前去领导起义。“中央常委得悉在浔同志主张在南浔一带发动暴动的时候,中央常委及国际代表都表示赞成。”次日,周恩来抵达九江,向李立三、谭平山、聂荣臻、叶挺等人传达了党中央正式同意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的决定。

    与此同时,张发奎以第二方面军总指挥的名义,于24日发出命令,要求叶挺、贺龙来庐山开会,并把部队开往德安集中,企图解除他们的武装。时任第四军参谋长的叶剑英获悉张发奎的这一阴谋后,立即下山,和叶挺、贺龙等在九江甘棠湖的一小划子上秘密开会,决定叶、贺不去庐山开会,部队直奔南昌。26日,叶挺所部开到南昌。随后,贺部也抵达南昌。27日,周恩来到达南昌,宣布成立前敌委员会,并主持召开第一次前委会议,决定30日晚上举行起义,并成立了起义总指挥部,由贺龙任第二方面军代总指挥,叶挺任前敌代总指挥。周恩来去找贺龙谈话时,贺龙斩钉截铁地表示:“我完全听共产党的命令,党要我怎样干就怎样干。”

    当起义的准备工作正紧张有序地进行时,张国焘于30日来到南昌。他说:“中央意见宜慎重,国际电报如有成功把握可举行,否则不可动。”经过前委开会争论,依然决定举行起义,但起义时间推迟到8月1日凌晨4时。接着,叶挺起草了作战命令,于31日以贺龙代总指挥的名义公布。叶挺为准备南昌起义,打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做了很多出色的工作。

[1] [2] [3] [4]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