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乡镇企业迈向世界家纺龙头 | |
作者:胡笑红 文章来源:京华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7 15:01:03 文章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 |
|
|
羽绒被大王从小货郎起步 夏吉国向记者总结自己的成功之道时,只说了“诚信”二字。本报记者胡雪柏摄 成长篇 桐城灵山秀水,曾因“桐城派”流芳百世,亦因中国共产党“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声名远播,更因新时期的桐城人在改革开放中开拓进取、艰苦创业而享誉四方。夏吉国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成了“高考状元”仍然没有摆脱农民的身份,并丧失了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但桐城人不屈服于现实和命运的那种坚韧和智慧在夏吉国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高考状元”未进大学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高中毕业已经一年的夏吉国报名参加并取得了高出本科分数线30.5分的好成绩,成为他们学校3个班中的高考状元。 在依次填写了北京邮电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志愿后,在“婚姻状况”一栏,夏吉国却犹豫了。 原来,父亲和现在的岳父是世交,还在夏吉国6岁的时候,两位大人就悄悄定下娃娃亲。那年,女方才3岁。 “你考这么高的分,如果不填‘已婚’,将来肯定就不是我的女婿了。”当时的准岳父不无伤感地跟夏吉国说。 “你若不填‘已婚’,你就不是我儿子。”父亲向夏吉国发了威。 “那时根本不知道爱不爱的,觉得很害羞。”夏吉国说,没办法,只能遵从父亲,“高考状元”也因此与大学失之交臂。 没能进入大学校门成为夏吉国的一点遗憾。现在,夏吉国已经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从去年10月开始,夏吉国在清华大学就读国际总裁EMBA班。 子承父业挑起货郎担 夏吉国出生在农村,家庭非常贫困。还在读高二时,父亲就得了癌症,母亲又长年卧病不起,身为老大的夏吉国还有年幼的弟弟妹妹,为了生存,夏吉国义不容辞地挑起家庭的重任。 “我父亲是个‘卖零货’的。”夏吉国告诉记者,自己惟一能做的就是接过父亲的货郎担子。从此,身挑一副货郎担,手里摇着拨浪鼓,吆喝着卖零货了——夏吉国开始走村串巷。除了卖些“洋火”、“小糖果”、“针线”等小货外,货郎担下面还有两个大大的箩筐,这是专门用来装从各家各户收上来的鹅毛、鸭毛的。 夏吉国的羽绒之路就是从这开始的。不过,这中间出现了小插曲,作为村里少有的高中毕业生,夏吉国被村里邀请担任中学数学和英语教师。1981年,他做了两年教师后,病情加重的父亲去世了。父亲除了留给夏吉国一副货郎担外,还有18个债主,一共2000多元的债务,最多的债主欠100多,最少的4元。 当老师每月14.7元的收入根本无法维持生计。有一年的正月,舅妈来到家里。吃完中饭后,母亲把夏吉国偷偷叫到一边说:孩子,中午米都吃完了,晚上就没的吃了。 看看家徒四壁,无奈之下,夏吉国忍痛离开朝夕相处的学生开始重操旧业,一边卖零货,一边养蜜蜂、土鳖虫,收购蜂蜜、蜂王浆、动物皮张;甚至下江南伐过竹木。夏吉国说,那时没有目标,也不感觉累,只要能保障家里有吃的就可以了。 “什么赚钱就做什么,但最拿手的还是收购羽绒。”接受采访的夏吉国说,做这个行业是父亲祖传,到他这儿也成了一技之长了,是鹅毛还是鸭毛一摸一看就知道。除了供应羽绒服厂家外,夏吉国还收购公鸡脖子上的“三把毛”供毛笔厂制笔,收购鹅翅膀上的“刀翎”用来加工羽毛球。 收购上来的羽毛都是交到当地供销社,凭着自己的聪明和勤劳,夏吉国被供销社的领导看中,提出与夏吉国合作。他反客为主,改上门收购为坐地收购,四乡八镇的小贩们每天将收购上来的羽毛交到夏吉国的收购点,再由他们成批卖到外地厂家。事实上,夏吉国已取代了当时农村供销社的职能,供销社也乐于与他合作,向夏出租仓库的同时,还能按比例分成。 正是贫苦生活的经历,如今的夏吉国每年总是有意招聘一些山区穷人家的孩子来厂工作。 夫妻婚前没说几句话 “如果你能选择的话,你希望让什么重现?”记者问。 “好好谈一次恋爱!”如今50岁的夏吉国说完又腼腆地笑着补充说,“当然是和我家属(当地人对媳妇的称呼)”。夏吉国至今不知道谈恋爱是什么滋味。“从6岁父母定下娃娃亲到我高中毕业,我和我家属就从没说过一句话。”从毕业到结婚的这4年两人也没说过几句话。夏吉国说,他们的婚姻完全是婚后培养感情的。 “在最困难的时候,她也跟着我吃了很多苦。”提到妻子,夏吉国直夸“她非常好”。 1980年,夏吉国结婚了,当时的新房就是一间半草屋。“为了能有一个挡风遮雨的房子,她一个女同志,就和我一起,愣是用两双手建起了温暖的家;我们一起下地种田、养猪,家里那么穷,她没有丝毫嫌弃我。”提起当年,夏吉国总是由衷地感慨,外面的世界诱惑确实很多,但是人不能没有良心,不能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就把人家甩了,“人生本就是一次单行线的旅行,不能往返,因此人更应该珍惜过去的人生旅途”。 “在管理企业上,她也是非常理解我、支持我。”夏吉国说,他有一个原则,多年来家里不谈工作,在单位也不准超越职责范围与他谈工作。从事业起步至今,她就从来没有干预过公司的任何发展和事情。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不做家族企业反哺社会 “不抽烟不喝酒,就没看出董事长有什么爱好,要说爱好,就是做企业、忙工作。”鸿润集团的员工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这样评价夏吉国。 “当年我出来做生意纯粹就是为了赚钱求生存,现在身家过亿,财富不属于我个人,而是属于整个社会。”夏吉国向记者举起自己的手机说:我用了很多年都舍不得丢,还有曾经用过的一辆别克车,当时都开了近60万公里了,很多人都建议换辆更好的,可是这些东西都跟着自己好多年了,总不舍得丢。 对物敝帚自珍,对生活在这片故土上的乡亲,出身农家的夏吉国更是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当年父亲留下的债务,夏吉国不仅全部偿还,还以不同的形式给予更多回报,如安排他们的子女工作等。他把企业做成国际市场+公司+农户的模式,出资成立桐城鸿润蛋鸭产业发展公司,帮助农民致富,每年鹅鸭使用在1亿只以上。他发起设立桐城市民生担保公司,每年为六七百小企业提供总额达7000多万元的贷款支持。夏吉国说,做这件事,与自己当年贷款难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夏吉国说,鸿润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已深深扎根桐城这片乡土,要尽他能力为这个家园承担一份责任,因此公司总部绝不会随着企业更强而搬到大城市去。 如今,为了谋求资本市场发展,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的夏吉国已经完成了对公司股份制改造。与大多数企业家保持绝对控股权不同的是,夏吉国个人只持有40%左右的股权。他告诉记者,两个儿子都还在大学深造,其中一个在国外边打工挣生活费边学习。假期两兄弟回来,夏吉国也有意识地让他们到工厂锻炼,俩人拖麻袋能将十个手指头磨出鲜血。 “吃苦才是真正的财富”,接受记者采访的夏吉国不止一次地说,“目前我没有做家族企业的想法,希望孩子们能独立创业,哪怕一开始不能成功”。 ■夏吉国二三事 给3000万也不卖专利 13万元一床被子,每床被子只有500克,算下来每克260元,比一克黄金的价格要贵出很多。 当年夏吉国拍板研发出这种专利产品“圈圈绒”时,在世界羽绒圈内引起震动,还在该项技术产品刚刚宣布研制成功之时,就有各国客商要与鸿润合资。 “你可以买我们的原料,但他们必须给鸿润贴牌,必须使用鸿润的商标品牌。”夏吉国没有丝毫让步,外商们退缩了。一家日本企业这时又找上门来,开口就是3000万元一次性买断圈圈绒专利。夏吉国没答应,“我又不是靠转让专利为生的企业,如果那样,鸿润早就没有了发展后劲”。 “我们需要借助核心产品打造鸿润自己的品牌。”夏吉国说,创建一个品牌很难,但被人吃掉很容易。为此,集团将鸿润商标在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注册。在国内,鸿润集团也成为业内惟一一家集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等荣誉为一身的企业。 诚信鸭的故事 在鸿润集团产品陈列室里,记者发现,一张鸭子的照片挂在显眼位置。照片背后就是诚信鸭的故事。 1997年,夏吉国与丹麦商人哈利签了一笔价值700万美元的订单,但后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如果继续按原价出货,鸿润将蒙受数额巨大的损失。按照合同文本,夏吉国是可以与对方重新议价的,并且将公司库存的羽绒卖个好价钱,但夏吉国选择了信守诺言,独自承担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公司造成的200万元损失。 哈利听说后非常感动,特意从国外带来一只鸭子,送给夏吉国表达敬意和感谢,这只鸭子也被命名为“诚信鸭”。从此,鸿润集团与哈利先生的贸易额每年都固定在1000万美元以上。夏吉国与哈利也由合作伙伴变成了朋友。鸭子成了两人友谊的见证。“做企业,信用很重要,特别是和外商做生意,代表的是中国企业的形象,更要讲究诚信。” 就是因为坚持这样的信念,夏吉国赢得了更多的外国朋友。在鸿润的基地厂房,记者随时能见到来自不同国家的“蓝眼睛”,他们见到夏吉国都非常热情地拥抱。(胡笑红)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