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元宵节:有内涵有传统韵味十足 今年元宵月52年来最圆最大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2/7 23:45:51 文章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 |
|
|
元宵节猜灯谜始于南宋至今不衰 2月4日,在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镇红庙村,村民在绘制彩灯。元宵节当天,红庙村将举办九渡河镇首届大型“元宵节灯会”,街头将悬挂8000多盏灯笼,并开展猜谜语、赏彩灯、舞龙舞狮、扭秧歌、唱大戏、品美食等活动。新华社发(卜向东 摄) 新华社天津2月7日电(记者 周润健、蔡玉高)元宵节,我国民间有“观灯猜谜”的习俗。民俗专家介绍说,猜灯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记载,猜灯谜自南宋起开始流行,至今不衰。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天津市民俗专家赵之珩介绍说,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于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学形式,生动活泼。灯谜的基础是谜语,而谜语的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早在春秋战国时谜语就已经出现了,当时一些“政客”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说动各国君主,往往在发言中采用民间故事传说的隐喻方法,巧妙影射。当时把这种方法叫“隐语”或“瘦词”。 到汉代时,逐步演变成为破译文字形义为主的谜语。这时的谜语还是比较粗糙的,有民间老百姓创作的,也有文人创作的。到了三国时,谜语书面创作形式已十分盛行。宋代谜语与元宵赏灯相结合,丰富了灯节的娱乐活动,这时才是灯谜。此后,谜语有了更多的趣味性,因为在宋代,游乐场所“瓦舍”兴起,给灯谜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促进了灯谜的发展。于是,当时不少的文学家都成为制谜高手。 明清两代是灯谜发展的极盛时期,文学家还把猜谜活动写入小说中,《红楼梦》里就描绘了许多贾府猜谜的生动场面。 民间猜谜已不限于元宵、中秋、七夕,有的地方平时朋友相聚也会猜上一阵子灯谜。灯谜如今除了用在元宵节上,也成为人们日常文化娱乐的一种形式。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