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桑梓网《锦绣中华》频道上线  [桑梓网  2013年9月29日]            桑梓网欢迎投稿!  [桑梓网  2006年6月6日]            《图片中心》,盛大推出!  [桑梓网  2006年5月13日]            桑梓网全新改版升级  [桑梓网  2006年5月12日]            桑梓论坛功升级到7.1.0版  [桑梓网  2006年1月8日]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您现在的位置: 桑梓网 >> 教育频道 >> 教育管理 >> 正文
  关注教师在课改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          【字体:
关注教师在课改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3/16

 

   三次调研呈现出教师在课改不同阶段关注点的变化

  根据2001年、2003年、2004年我们先后三次对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区进行的调查评估,发现教师对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以及对培训和自身的适应性等方面的问题有明显的变化。

  第一次调查时,教师的想法多集中于外在的、形式的和宏观的问题,而对具体的微观的问题想的不多。他们在调查问卷中写道:“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改革势在必行,而且收益颇多。对于自身素质修养的提高,也是一种磨练。虽然工作上的内容更加多了,但也充实了自己的学习,对于自身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更浓。学生不断成长与提高更加感到自己要不断地学习为自己充电,以便更好地去教育好学生。”“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教师来说面临一次严峻的考验,因为我们自身的知识底蕴已不能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必须不断充电,以达到工作的要求,不然将会被淘汰!”

  第二次调查中,教师所反映出的问题与态度更多地深入到学科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具体问题上。虽然教师改变了教学理念,在思想上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可是以往教学方法的积习,在短时间内还无法改变。再加上学生多年形成的学习定势。因此我个人觉得我所在学校的学生有点“夹生饭”的味道,我想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推广,这种误区会改变。通过近一年的课改教学,在使用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过程中确实受益匪浅,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也有一些困惑和看法: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中的“整式”和“整式的加减”两节可否放在数学七年级上册的第三章中“合并同类项”的前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性掌握。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中第一节“台球桌面上的角”学生不易理解,特别是女同学和农村学生没有亲身体会。

  第三次调查中,教师对课程改革进入理性反思和探索阶段,着力解决更深层次的专题性的、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课程改革在小学已是第四年了,“改”的理念深入人心,而“改”的行为正在形成之中。从初时是热闹喧腾的场面走出来,教师们学会冷静面对并评价自己的教育、教学,然而怎样更加接近“改”的本质,这是大家正在思考的。“成功的喜悦与困惑的忧思交织,使我们对新课程改革既充满热情,又保持冷静。在平衡而真实的心灵路标指引下,我们不再简单的悲观失望或沾沾自喜,而是稳重、理智地在课改之路中探索前行”。“随着教学理念和教材的变化,教学评价的方式也应跟上,也应出现多元化的评价,而不是单一的从考试的方面量化学生,评价方式发生变化,对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产生认识上的变化无疑会产生促进作用。”“学校评价老师、家长评价老师,甚至整个社会评价老师都过分依赖分数。我想,课程改革要继续下去,学生的评价体系应该彻底改变,在看分数的同时也应该看重能力。”

  在实验进行初期,教师更多的是从整体上看新的课程对教师意味着什么,我们是否有能力承担这样的课程改革的任务。经过一、二年多以后的第二、第三次调查,教师们对问题的认识和要求产生很大的变化。更多的教师关心学科内部的具体问题,关心教师交往,学校文化、教师文化、评价、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资源整合与综合应用等比较深层次和具体的问题。

  如何关注教师在课改不同阶段的不同需要

  课程实施过程可以分为准备、起动和深化几个不同阶段。考察中我们发现,不同阶段存在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和帮助教师成长的方式是不同的。

  课程实施的准备阶段,其主要目的是使教师了解新课程、认识新课程,为具体的实施在观念、方法和条件等方面做准备。这一阶段,新课程作为一个全新的事物,教师首先需要对其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因为教师对新课程没有具体的感受,很难预测在实施过程中会发现什么问题,基本上停留在对改革的概貌的认识,理念的把握和外部条件的准备上。在这一阶段,教师渴望获得更多的关于新课程的大量信息,如何使教师正确理解新课程,在课程实施中摆正自己的位置,从一开始就树立起课程实施的信心,这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使全体教师了解新课程,认识新课程。培训与学习的内容应以整体的和通识性的为主。学习的方式以讲座、参与式研讨等为主。在义务教育课程第一次进入38个国家级实验区时,基本上采取了这样一种方式,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课程实施的起动阶段,教师逐渐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有些问题是起动前可以预测的,有些问题是在实际操作之前无法预测的。如教学的程序与方法的问题,对具体学生的指导与评价问题,班级学生人数的差异与教学方式的选择问题,教材的呈现方式与内容选择的适宜性、难易度,综合课程带来的新问题等等。随着课程实施的开展,新问题不断涌现,教师急需提高自身素质,解决摆在自身面前的种种现实问题,而这些问题只靠理念的把握和宏观的认识是难以很好解决的,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培训与研究方式。所以在这一阶段教师的培训与学习的方式应该以具体的针对性强的问题为主,进行专题式的培训与研修,以及针对某一个具体学科教学方式与方法的研究。特别是应当提倡运用案例分析和专题讨论的方法。这一阶段,教师对新课程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因此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诚挚地向有经验的教师或课程专家寻求帮助与指导。学校也要创设良好的人文氛围,定期举办各种学术沙龙、专题讨论会,同时组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使对教师教学的指导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许多问题只有在实施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暴露出来,使我们不断地认识和了解。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任务也就在于我们可以从中了解我们原来不知道也很难知道的问题。正像加拿大课程专家富兰所说,“不要假设你所要进行的改革是应该实施的和可以实施的。相反应该假设实施过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施者与有关因素的相互作用来转变你对应该做什么的认识。”只有在实施一段时间后,对教师在新课程中的作用,在实施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才会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在这一阶段应当安排多样性的,有针对性的培训与教研活动。如教学方式的专题研讨,某一学科的内容教学与评价的专题研究等。

  课程实施的深化阶段,以教师的反思、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为主要特征。对这一阶段的培训与指导将有新的需求。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随着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教师在自身教学方面的不断探索使课堂呈现了新面貌。教师从最初的角色定位、适应时期到现在的发展、创新阶段。如湖北省武昌区一所中学的一节语文课《七根火柴》的教学过程,教师十分突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创设动人的情景中,组织学生讨论无名战士为什么是“无名”?、“火柴”意味着什么?“七根火柴”与“生命”之间的关系等等。这样既提高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文本分析的能力,又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落到了实处。实验区的教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简单模仿到自觉行为,从外在地学习理念到内化的行动改变。在教师座谈中,一位教师说,“经过这几年的实验研究,现在已经由实验区的热情变为冷静地思考,主动地研究与调整。现在开展的教研活动与以往相比有很大不同,以前上公开课每一句话都要背下来,现在就不会这样做,而是抓住教学的几个主要环节,从总体上把握教学进程。教学过程中随学生的变化进行调整。”教师从最初对改革充满激情和冲动,中间又经历了改革的茫然和困惑,现在则进入了对课程改革的理性反思和探索阶段,着力解决深层次的专题性的、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开发以及评价等方面的问题。这一阶段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应当以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为主,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够主动、自觉和独立地开展教学反思和研究活动。
 

文章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落实好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待遇
    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教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
    教育部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乡村教师22年以背为桥 背学生
    今年起各地中小学新任教师由
    全面实施“特岗计划” 确保教
    怎样履行好教师责任 当今社会
    教育部:任课教师要按时下课 
    永不褪色的板书——献给汶川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2000-2023 桑梓网 保留所有权利。
    皖ICP备20000420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6022016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