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桑梓网《锦绣中华》频道上线  [桑梓网  2013年9月29日]            桑梓网欢迎投稿!  [桑梓网  2006年6月6日]            《图片中心》,盛大推出!  [桑梓网  2006年5月13日]            桑梓网全新改版升级  [桑梓网  2006年5月12日]            桑梓论坛功升级到7.1.0版  [桑梓网  2006年1月8日]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您现在的位置: 桑梓网 >> 教育频道 >> 教育要闻 >> 正文
  [组图]最特殊的高考——地震灾区高考现场目击       ★★★ 【字体:
最特殊的高考——地震灾区高考现场目击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3
 

    2008年7月3日,都江堰市的考生准备进入设在成都市温江区的考场。 当日,备受关注的川甘12万地震灾区考生顺利步入高考考场,考试时间是7月3日、4日、5日。其中,大约有78%的考生在本地活动板房参加考试,15%的考生在本地经过抗震鉴定合格的教室里参加考试,极少部分考生到异地参加考试。 新华社记者 戴旭明 摄

中国:延期高考凸显人性化改变

中国12万名地震灾区学生坦然应对“人生大考”

中国地震灾区最大板房高考考场见闻

特殊的高考——甘肃地震灾区延期高考的故事

汶川延期高考试卷空降而来 武警和公安严防死守

四川延期参加高考生超9万 考前组织防余震演练

教育部:地震灾区延考地区高考采取"四单独"政策

陕西:宁强略阳重灾区考生高考录取可降10分照顾投档

教育部新闻发布会:地震灾区延期高考7月3日准时开考 发布会直播回放

    新华网成都7月3日电 题:最特殊的高考——地震灾区高考现场目击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这是一次自高考制度设立以来最特殊的高考。

    2008年7月3日9时,尽管四川绵阳安县中学高高悬挂的方形大钟仍然指在5月12日14时28分,然而,灾难的记忆却阻挡不了孩子们对未来的渴望和前进的步伐——包括安县中学学生在内的四川、甘肃两省重灾区12万考生迎来了延迟近一个月的高考。

    在今年全国1000多万名考生里,这仅占1%比例的考生却凝聚了13亿中国人的关切。

    “终于等到我们高考了!”

    在灾区最大板房高考考场安县考点,进考场前,几个男生围成一圈、手叠着手在一起相互鼓励:“嘿!嘿!加油!”他们的T恤上深红色的“我爱中国”“四川加油”“自强不息”等字样告诉人们,这里进行的是一次特殊的高考。

    “我会以一种自信的心态走进考场,努力抓住机会,虽然会有些紧张,但更多的会是高兴!”这是安县中学高三(18)班的彭伟考前给记者发的短信。进考场前,他远远地向记者挥手,那一刻,他微笑的神情似乎就是他所说的“自信”,就像他说过的:“终于等到我们高考了!”

    看到彭伟此刻充满期待的神情,谁会想到,一个多月前,那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夺去了他母亲的生命。接下来的日子,他沉默了,常常精神恍惚,独自发呆,用他的话说,“老师和同学说话,我都听不见了。”

    当彭伟以封闭自己来逃避现实的时候,一个唐山来的哥哥打开了他的心扉。“哥哥反复给我讲唐山的故事,慢慢地,我就听进去了,唐山的孤儿们都没有放弃,我们也要自强不息,像他们一样回报社会,重建家乡。”

    “我要去唐山上大学,我希望学和林业有关的专业,让我的家乡更美丽。”彭伟的高考志愿,那时候就已经决定了。

    跨省联动:不放弃每一位考生的高考愿望

    上午9时。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的远程诊疗室内。3名从地震中死里逃生的女孩或坐着轮椅,或倚躺在病床,在两位监考女老师的注视中,从容翻开试卷,开始高考。

    警戒线内,“四川省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绵竹考区新桥医院考点”的红色标志十分醒目,标志下有三名考生的名字:彭丽、赵思莉、王丽。

    时间回溯到5月12日,距全国高考25天。

    四川绵竹汉旺镇东汽中学高三(1)班学生正紧张备考,8级地震突然发生,彭丽、赵思莉、王丽紧急逃生,赵思莉从二楼教室跳下,其余两人深埋废墟。

    赵思莉说:“跳下二楼,就发现腿和左手、后腰不听使唤,楼在身后塌下,一个同学也看不清,我只能用右手费劲往前爬。”当地医院确诊她腰椎压缩性骨折,双腿、左手轻微骨折,病痛使她不能保持坐姿。

    彭丽是父亲在5月12日晚9时从废墟中“刨”出来的,因为双腿骨折,伤势严重,她5月16日被送到新桥医院骨科,目前已接受两次手术,即使45度坐姿,也不能持久。

    王丽在废墟中深埋20多个小时,左大腿骨折,高位截肢,目前已装上假肢,学习走路。

    反复手术、植皮给孩子肉体带来了痛苦,对今后能否站立行走、生活能否自理的担忧,也让她们心事重重。新桥医院骨科护士长王苹告诉记者,焦虑造成她们病情“假性”恶化,曾经令会诊专家紧张。经过一个多月的心理疏导,孩子情绪日渐活泼,明显在康复。彭丽的父亲告诉记者,“刨”出女儿那一刻,他忍不住掉泪。如今,彭丽安慰他:“我要好好活着,爸妈年纪大了,我还要养活你们的。”

    尽管伤势不允许她们长途颠簸,3名女生仍坚持要求参加高考。面对孩子的执着,四川、重庆两地部队医院、考务人员和公安部门紧急联动,成就了这场跨省设立考点、跨省运送试卷、老师跨省监考、只有一个考场,考场设置一个座位和两张病床的特殊高考。

    3个人的高考考场;三位军人和三位警察一起维持着考场秩序,来自两家医院的医护人员在氧气袋旁安静守候;从四川赶来的两位招办老师轻轻踱步,年长的一位偶然推门进入,巡查考场情况。

    事实上,还有很多负责保管试卷、后勤服务、医务调度的工作人员没有在考场出现,这背后,到底有多少人服务于这3个人的高考,没有人算得清。

    “陪伴孩子到最后”

    12万名灾区延考生中,有2万多人来自甘肃陇南和甘南两地。他们在810个“板房考场”里参加高考。

    在陇南滨江中学考点,陇南市一中高三(11)班的班主任周志平,和该校所有的班主任一样,全程“陪护”考生。临进考场前,他提醒考生们“笑一笑”。他说:“只要我们站在那儿,学生心里就会比较踏实。”

    同一时间,不同空间,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考点内,来自都江堰市玉垒中学的文科班班主任胡继业也在考场外守护着与他朝夕相处3年的孩子们。胡继业说:“说实话,我心里有点焦急。但今天我不会对他们提任何要求,让他们尽量放松,因为这个时候他们需要的是安慰和鼓励。”

    一瓶矿泉水,一把折扇,胡继业蹲坐在离考场不远的台阶上,这样的状态,他将持续3天。他说:“高中是人生很重要的一段时期,我要陪伴他们圆满走完这一程。”

    7月3日,在四川安县中学考点,考生正进入板房考场。当日,备受关注的川甘12万地震灾区考生顺利步入高考考场,考试时间是7月3日、4日、5日。其中,大约有78%的考生在本地活动板房参加考试,15%的考生在本地经过抗震鉴定合格的教室里参加考试,极少部分考生到异地参加考试。 新华社记者 聂建江 摄

    地震后一周,都江堰3594名考生全部转移至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复课。当时,这个学院8000余名师生在十几个小时内完成疏散,为灾区师生腾出了教学楼、宿舍楼和食堂。为了腾宿舍,职业学院的学生们把铺打在了过道里,有的就在教室里过夜。而这些师生中的很多人也自愿留下做志愿者,为考生服务。

    不管是板房考场,还是教室考场,都被“爱心”包围。除了场外守候的老师、家长,有特警或部队人员为考生或陪考家长准备免费的矿泉水、绿豆汤、食品,有医护人员随时为身体不适的考生提供护理,公交公司的汽车免费接送考生往返于住地和考点……

    “我最想说的……”

    今年四川灾区延考的作文题是:“我最想说的……”。面对这一考题,考生们最想说的是什么?

    甘肃考生王霞告诉记者:“此刻我最想说的是,很怀念在简易教室里听课,在帐篷里吃住,中午把课桌拼起来就在上面休息的情形。考试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段经历,它是我人生最难忘的,也是最宝贵的财富。很多人在为我们无私奉献,我们绝不能辜负。”

    彭伟告诉记者:“我最想对妈妈说:你在时,我为你而自豪,你走了,但我仍然知道你希望我好好的活着,我也永远记住你的好!现在我还有许许多多关心我的人,我不能让他们伤心,不能让他们失望,因此我要快乐地活着。”

    北川中学高三(3)班王小龙说:“我最想对母校说,希望北川中学的五星红旗永远高高飘扬!它标志着我们震不倒的北川学子!”

    安县中学高三(1)班女生余凤的志愿是报考中医学校,像地震中的白衣战士那样救死扶伤。得知今年的作文题目后,余凤的母亲说:“我最想说的,也是最让自己高兴的是,孩子在灾难的经历中找到了自己的信仰、坚定了人生的信念。”(参与采写记者陈二厚、郑天虹、金小茜、茆琛、屠国玺、苏万明、姚剑峰、牛晓民、艾福梅、任会斌、舒适、张先国、郭丽琨、刘大江、储叶来、梁鹏)

>>>>关注灾区高考<<<<

文章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官二代赴贫困县读书 争夺“高
    安徽毛坦厂中学成“高考圣地
    2011年高考录取分数线
    全国933万学子今日高考 多地
    2011全国高考报名人数933万录
    教育部调研高考日期调整 各省
    上万名家长联名呼吁取消高考
    2010年高考录取分数线
    2010年高考专题
    全国6万个高考考点将接受视频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2000-2023 桑梓网 保留所有权利。
    皖ICP备20000420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6022016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