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桑梓网《锦绣中华》频道上线  [桑梓网  2013年9月29日]            桑梓网欢迎投稿!  [桑梓网  2006年6月6日]            《图片中心》,盛大推出!  [桑梓网  2006年5月13日]            桑梓网全新改版升级  [桑梓网  2006年5月12日]            桑梓论坛功升级到7.1.0版  [桑梓网  2006年1月8日]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您现在的位置: 桑梓网 >> 教育频道 >> 家庭教育 >> 正文
  [组图]他是“合肥四姐妹”的最牛老爸,不做纨绔子弟,甘愿放弃数万家产,只为了…       ★★★ 【字体:
他是“合肥四姐妹”的最牛老爸,不做纨绔子弟,甘愿放弃数万家产,只为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3/6

说到中国近代的“姐妹天团”,除了“宋氏三姐妹”,还有个四姐妹不得不提,那就是“合肥四姐妹”——元和、允和、兆和、充和。

她们一个嫁给了昆曲名伶顾传玠,一个嫁给了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一个嫁给了一代文学大家沈从文,还有一个嫁给了著名汉学家傅汉思。

一部家族史,差不多就是半个民国文化史。

前排右一元和,左一允和,后排右一兆和,左一充和。

当然,她们名留青史,并不仅仅是因为觅得好夫婿,而是因为她们都有着惊人的聪明才智。

大姐元和,是著名的昆曲度曲家,一生致力于弘扬昆曲;二姐允和,擅长诗书格律,自称是一个“标准的家庭妇女”,但在晚年致力写作,86岁时成了“世上最小杂志”的“最老主编”;三姐兆和是编辑,也是一位作家;小妹充和在哈佛、耶鲁等20多所大学执教,传授书法和昆曲,被誉为“最后的才女”。

她们出色的才智与不平凡的婚姻,可称得上是相得益彰。

当时的张家,是合肥有名的大富之家,四姐妹的出身,都是不折不扣的千金大小姐。

不过,千金小姐易得,诗书礼乐样样精通的大家闺秀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当时的张家能一下子培养出四位大家闺秀,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她们的父亲——张武龄。

今天是父亲节,环环就来给大家八一八这个“最牛老爸”究竟是怎样教育子女的!

爱读书

上世纪初的张家在合肥是个有名的大户人家,整个家族声名最显赫的就是张武龄的祖父张树声。他历任两广总督和直隶总督,在平叛太平天国起义的淮军中是仅此于李鸿章的第二号人物。

到了张武龄时代,张家在合肥已经有了万亩良田,是个远近闻名的大地主。

1906年,17岁的张武龄迎娶了扬州大家闺秀陆英。据说光是抬嫁妆的队伍便从合肥市的四牌楼一直延伸到龙门巷,足足排了十条街。

四姐妹的母亲陆英。

虽说是个富家子弟,但张武龄并没有纨绔子弟的恶习,不纳妾,也不玩牌,不吸烟,也不沾酒,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和藏书。

他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读书上,家里到处都是书,甚至到上海住旅馆时,他也要把衣橱里堆满书。“爸爸到上海,从第一家书店买了书,拎到第二家,第二家买的书,拎到第三家,如此类推,回到旅馆再让男工去各书店取回,这样衣柜里就都是书了。”

他还会把书分门别类进行排列,以供子女们随意阅读。“父亲爱看书不但影响了我们,连家里的佣人、保姆做的时间长了都染上书卷气。”

张武龄和陆英一共生了9个孩子,5男4女。后来,陆英因病去世,张武龄再婚又生下了一个儿子。因为孩子多,张武龄和妻子无法一一亲自照顾,所以每个孩子都由贴身保姆照顾。很多年后,兆和嫁给了沈从文,一个保姆去探望她,顺手就把沈家书房里巴金和茅盾的书全部看完了,走时还不忘点评说:“不过如此。”

抗战胜利后,张家孩子齐聚上海大团圆,前排从左依次为张充和、张允和、张元和、张兆和。后排从左依次为张宁和、张宇和、张寅和、张宗和、张定和、张寰和。

爱读书的张武龄为了给儿女们起个好名字也是没少下工夫。他每个女儿的名字里都带个“儿”——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寓意是两条腿,希望四个女儿长大后,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得更远。他给儿子们起的名字都带个“宀”——宗和、寅和、定和、宇和、寰和、宁和,是希望儿子们能够成家立业,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重教育

五四运动后,接受了新思潮的张武龄担心儿女们沾染上封建家族的陋习,决定举家搬迁。等他们搬到苏州时,几个孩子都已经到了上学的年纪。

张武龄很重视对孩子们的教育,他特意给四个女儿请了三位老师,一位教古文,一位教白话文,还有一位女教师,教英文、数学、跳舞和唱歌。

张武龄从不干涉老师们的教学,但女儿们上课的不少教材是由他亲自编写的。他尽可能给女儿们最大的自由,让她们发掘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和个性发展的空间。

但张武龄也有自己的底线——最恨赌钱。

有一年除夕,女儿们和一些工人聚在一起丢骰子、玩骨牌,每一盘下几分钱的注。“爸爸看到我们在玩这个,很不高兴。凡是赌博,他都讨厌,即使只是赌着玩,或者一年只一次也不行。所以那年他和我们谈了个条件,如果我们不玩骨牌,就可以跟老师学唱昆曲,还给我们做漂亮衣服。”

一听说可以学唱昆曲,女儿们立马来了兴致,张武龄也是说到做到,没多久就给孩子请来了老师。从那之后,四姐妹每周都会在爸爸的书房里学唱这种精细高雅的文人戏,并且在此后的一生中都与昆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办学校

1921年,不满足以诗书传家的张武龄,决心要自己办学校。他在城中买了一块地,盖了上下五间的楼房,创办乐益女中。

虽说出身官宦之家,但张武龄办学很有自己的原则。对于贫苦人家的孩子,他从来不收学费;聘用老师也不拘一格,只要书教得好,其他的背景,他一概不管。他与蔡元培交往颇深,张闻天、侯绍裘、匡亚明等多名共产党人都先后在乐益女中任过教。

但对于自己的孩子,他又是出了名的抠门。

按照当时的物价,三千大洋就可以培养一个留学生。他有十个子女,三万大洋就够他们全部去留学,但他并没有,而是把所有的钱都用来办学校,以至于四姐妹每到开学前,都不能确定是否能够顺利返校上学。因为在爸爸心里,乐益办学的经费是优先于她们的学费的。

还有个本家因为这个事嘲笑张武龄:“这个人笨得要死,钱不花在自己儿女身上,却花在别人的儿女身上。”但张武龄并不以为然,他对自己的孩子,从来都主张不留财产,只提供教育。

其实当时也有其他人主动找到张武龄要给学校捐款,但他坚决不接受任何资助,因为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坚持纯粹办学,开风气之先,容纳各种先进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

思想开明

在乐益教过书的叶圣陶曾经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的确,无论是这四姐妹的容貌气质,还是聪明才智,在当时都是出类拔萃的姑娘。不过,在那个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再出众的姑娘也逃不掉包办婚姻的命运。

但张家四姐妹是幸运的,因为对于儿女感情上的事,张武龄一向开明,从不干涉太多,对络绎不绝上门求亲的人总说:“儿女的事情,自有他们主张,与我无干。”

四姐妹后来的婚姻,也确实如他所说,都是她们自主选择的结果。

大姐元和文静端庄,一生痴迷昆曲。她在上海读书时有“大夏皇后”之称,追求者甚多,但她一直单身到30岁,才嫁给昆曲名伶顾传玠。

先不说在那个年代,一个30岁的大龄“剩女”会遇到怎样的流言蜚语,单就她一个大家闺秀要嫁给一个“戏子”的新闻就够传遍整个上海滩了。当时很多上海小报都用“张元和下嫁顾传玠”的标题大肆炒作,这让张家一个有钱的亲戚听说后气急败坏,觉着元和丢尽了张家的颜面,所以直接拒绝了新婚小两口的登门拜访。

但元和随心所往,后来跟着顾传玠去了台湾。顾传玠也不再登台演出,偶尔在家中唱戏,听众只有元和一人。

允和出生时很惊险,体重不足4斤,还被脐带绕了脖子3圈,差点没活过来。她和姐妹几个同样学昆曲,别人都喜欢杜丽娘,允和却独爱红脸关公,因为关公讲义气。

18岁那年,允和跟同学的哥哥周有光相爱。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周有光担忧地给她写了一封信说:“我很穷,恐怕不能给你幸福。”张允和立马回了十几页的信鼓励他:幸福是要自己去创造的。

虽然后来由于战乱他们颠沛流离了十多年,期间经历了女儿夭折、儿子中弹,但他们的感情一直很好,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成就了一段佳话。

兆和则是嫁给了自己的老师沈从文。学生时代的兆和一直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她不仅剪短发穿男装,而且身体素质极好,轻轻松松就能拿下全校女子全能第一名。兆和的追求者也众多,她把他们编成了“青蛙一号”“青蛙二号”“青蛙三号”。

据说,沈从文在操场上第一次见到这位边走边吹口琴、不时潇洒地甩一下头发的女学生时,瞬间沦陷。当校园纷纷传言沈先生再追不到张兆和就要自杀时,兆和拿着沈从文给她的全部情书去找校长胡适理论。

兆和把信拿给胡适看,说:老师老对我这样子。胡校长答:他非常顽固地爱你。兆和马上回他一句:我很顽固地不爱他。

没有得到校长的支持,兆和只好听任沈从文继续对她进行感情文字的狂轰滥炸。半年后,兆和接受了沈从文。

小妹充和也是个万人迷,章士钊把她誉为才女蔡文姬,而戏剧家焦菊隐称她为当代的李清照,诗人卞之琳也对她一见倾心,著名的《断章》就是为她而写——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后来,她在姐夫沈从文的撮合下,嫁给了美籍德裔汉学家傅汉思,后来赴美定居。

爱好广泛

张武龄还是一个对新鲜事物很感兴趣的人,留声机、电影机、放映机就没有他不喜欢的。据说,光是留声机,他就买了好几种,钻针的、钢针的、大喇叭的、手提的……他的唱片也有很多,从昆曲、戏曲到洋碟。

有一段时间,他对电影非常感兴趣。当时他还没办成乐益女中,在办学校和开电影公司之间犹疑不决,元和的一位堂兄还对元和说,倘若他真办成了电影公司,那么他们一家子都可以去当明星了。

在他的影响熏陶下,四个女儿都不是死气沉沉的木偶,而是爱好广泛的独立女性,无论是诗词、昆曲,还是舞蹈、体育,样样精通。

四姐妹很小就组织了自己的小剧社,张武龄专门在家里用凳子和木板搭了一座小戏台,元和写剧本、给妹妹们分配角色。

后来她们又对话剧产生了兴趣,学了《木兰辞》,从小就喜欢穿男装的兆和就自告奋勇演花木兰。兆和不仅体育好,还是个文艺活动积极分子,但常常出点小洋相。有时睡到半夜她人就不见了,大家起来找,才发现她一个人在月光下跳舞。

四姐妹还组织了一个“家庭文学团体”──“水社”,筹办自己的《水》杂志。虽然《水》每月一期,发行范围也只限于张家成员和亲朋好友,但四姐妹都很认真,积极地刻版、油印、装订、分发,忙得快乐而有趣。1937年,因战乱的影响,全家人离散各地,《水》也就被迫停刊了。

直到58年后,86岁的允和复刊了《水》,她也成了“世上最小杂志”的“最老主编”。

允和在复刊词中说:“那时我们年少,喜欢水的德行,兼容并包。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极容易就范。其实则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涓涓细流,滴水穿石,却无坚不摧。”

其实,张武龄对四姐妹的教育也是如水一般,润物无声,没有任何说教的大道理,而是给予她们更多发展可能的自由空间。

也许,这才是家庭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吧!

文章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家风,是一个家庭真正的不动
    还在没收孩子的压岁钱?你正
    与孩子分房睡其实没那么难!
    新手爸妈必备!小学生好习惯
    教育女儿,必须注意这些方面
    敬老教育的正确方法 家长必须
    学霸妈妈谈教育:十几年不开
    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
    改善家庭教育方式 让孩子做快
    “奥数经济”成气候 孩子为什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2000-2023 桑梓网 保留所有权利。
    皖ICP备20000420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6022016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