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桑梓文库 | 中国名人 | 锦绣中华 | 同学录 | 教育频道 | 图片中心 | 桑梓下载 | 留言桑梓 | | ||
|
||
|
|||||
中国教育何以“种瓜得豆” | |||||
作者:郭之纯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27 | |||||
2月21日,新华网专稿介绍了美籍政治经济学家龙安志对中国教育的批评:虽经过了20多年的教育改革,中国面对与发达国家的教育科研差距,还是只能望洋兴叹。失败的教育制度,使缺乏善于思考的人才成为中国迫在眉睫的危机,且造成学术秩序濒临瓦解和青少年犯罪激增的严峻局面。其在文章中援引中国教育部门的研究报告称:中国学生的思想和见解是“世界上最短视的”,一些名牌大学生成为“学无所用的废料”。 如此言辞及结论,或许过于偏颇。不过,同一天的新华网上另一则报道说:“目前我国翻译人才缺口高达90%”,国家外文局有关人士披露,翻译能力的薄弱,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一个连中医晋职都要考外语的国度,竟会出现翻译人才的巨大缺口,的确是个不折不扣的笑话。我想,仅此就已说明了教育的某种失败。不免又想到清华大学程曜教授在《救救清华大学的这些孩子吧》中的批评:“他们只是会考试的文盲,几乎什么都不会动手;不但对知识不感兴趣,对文化也十分陌生……”。 说中国的家长是世界上最“望子成龙”的家长,大概不会有人反对。与国外的家长相比,中国家长一般不会教育孩子“做平凡的人即可”。说中国的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是世界上学习最累的,大概也不会有人反对。小学生累出颈椎病的事情只在中国听说过。此外,由于中国的教师待遇往往与学生的考试分数挂钩,所以中国的教师也最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 以最殷切的期望、最刻苦的学习、最远大的理想教育,何以却造就出如此不济的学生?中国教育为何“种瓜得豆”? 是中国的学生天资愚钝吗?不是的,中国学生的聪颖有口皆碑。是中国学生无论学好学坏一个样,导致动力不足吗?也不是的,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尚欠发达,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加倍努力。是中国的学校条件特别差,导致教学受到影响吗?也不是的,虽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相对不高,但在多年的收费政策之下,学生家长所掏出的钱已经使许多中国学校具有了世界一流的硬件条件。 中国教育之所以“种瓜得豆”,原因可能有很多,笔者认为,以下两点或为主要原因: 考试制度的不当害了教育。由于不当的考试内容和方式,导致多数中小学采取填鸭战术、题海战术,大打时间战、疲劳战,使天资卓越的好学生也被拖乏,而能力稍差些的学生就被拖垮,由此导致一些学生的厌学情绪。如此疲倦的学生,丧失理想乃至“最短视”,并不意外。 其次,长期对教育乱收费的纵容或默许,害了教育。因为乱收费的被默许,学校的办学目标逐渐异化,一位重点中学的学生处负责人曾私下告诉笔者,现在学校在决定招生特别是分数不太高的学生时,首先想的并不是要将其培养成什么样子,择校费才是第一考虑。而教师们在看到缴纳了巨额择校费而成绩比较一般的学生时,内心甚至充满不屑,至少责任感已经大为降低。 对教育乱收费的默许乃至鼓励,还使学校逐渐充满世俗的铜臭气,远离了理想色彩,不再是一块净土。培养什么人已经不再重要,“收钱”才是“硬道理”。正如龙安志先生所批评的那样,许多人关注的是教育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而不是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资源的价值。 在这些负面因素的夹击下,虽然我们有着“望子成龙”、“望生成龙”的良好教育传统,然而造就出“世界上最短视的”学生确实也毫不奇怪。(郭之纯) |
|||||
文章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 代表委员 中小学教育问题的最大症结 韦钰:创新文化要从娃娃抓起 中国教育“一黑二斜三苦四丑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