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从“大学白读了”中悟出什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9/13 21:01:50  文章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陈 莉(教师) 
    大学本应是人生中一段宝贵经历,然而,今年刚从某省属高校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毕业的大学本科生连峰,却一直没找到工作。当他得知武汉某技校能将毕业生输送到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后,就报了名。和他一起“回炉”的大学生中,有7名是本科生。开学才两 
周,连峰便出惊人之语:“大学里学的知识很空,派不上用场。”“我的大学真是白读了!”(9月12日《楚天都市报》) 
    连峰的话宛如一枚重磅炸弹,很冏很雷人,但他却点中了当今教育的死穴——即教育与现实严重脱节。 
    笔者带过的好多学生因找不到工作来找我诉苦,而笔者的一位负责招聘的人事部门朋友却说,现在的大学生,单位要用的他不会,他学的单位却没用。两厢比对,教育和实际的脱节可见一斑。 
    记得我们那个年代,有个口号,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如今回头再来看,日常的数学,仅限于购物时的加减乘除;物理知识也顶多是在自己换灯泡时发挥点“作用”;而那些化学元素,那些当初绞尽脑汁要给配平的化学方程式,都已成为淡忘的记忆。 
    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务处新来了个研究生,开会让做记录,结果啥也没记下来。主任让起草个通知,硬是半天拿不出手。细聊之,大学根本就没给他们开过应用文写作这门课。而我们的大学生,四年里“钻研”的“高深”东西,离生活万里之遥。这又能全怪大学生吗? 
    正是这种“学的没用,用的没学”的现状,造成了大学生的择业困惑。而一句“大学白读了”的感慨,也足以让社会惊醒。高等教育,当从学生职业规划入手,而不是教给他们一些脱离实际、程式化的符号,“以不变应万变”的教育方式,实际是对人才培养的不负责任。虽然以上所说的仅是个案孤例,但我们的社会应当从中感悟出一些道理。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