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教育部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提高师范生招收比例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教育部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9/19 23:27:28  文章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近日,教育公布《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意见》指出,我国将从选拔、实践、创新等方向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其中高校在自主招生计划中将提高招收师范生的比例;师范生到中小学的教育实践时间将不少于一个学期;高校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到中小学兼职任教、挂职实践每五年不少于一年;不同类别教师启动不同培养模式。

提高自主招生计划中招收师范生比例

《意见》提出,各地各校要通过自主招生、入校后二次选拔、设立面试环节等多样化的方式,遴选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攻读师范专业。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提高自主招生计划中招收师范生的比例。加强入校后二次选拔力度,根据本校特点自行组织测试选拔。设立面试环节,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倾向和从教潜质。

师范生到中小学教育实践不少于1个学期

《意见》明确强调,师范院校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打破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老三门”的课程结构体系,开设模块化、选择性和实践性的教师教育课程,注重在课程中充分融入优秀中小学教育教学案例。要通过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和教育实践经费保障机制、实施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双导师制”、建立标准化的教育实践规范等举措,切实落实师范生到中小学教育实践不少于1个学期制度,提高教育见习实习等实践教学的质量。

高校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到中小学兼职任教、挂职实践每五年不少于一年

《意见》明确要求,建立高校和中小学教师专兼职结合的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鼓励高校与中小学、教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探索“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教师发展新机制,并对高校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提出深入中小学等兼职任教、挂职实践每五年不少于一年的要求。同时要求,计划实施高校要在岗位职数、评聘条件等方面专门制定相关政策,为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的职务(职称)晋升创造条件。

不同类别教师不同培养模式

《意见》指出,将根据中学、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和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特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将分类推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重点探索本科和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整体设计、分段考核、连续培养的一体化模式;卓越小学教师培养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重点探索构建厚基础、强能力、重融合的培养体系;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重点建立健全高校与行业企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协同培养机制,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重点探索师范院校与医学院校联合培养机制、特殊教育知识技能与学科教育教学融合培养机制。

链接

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

培养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答记者问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培养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教育部决定近日全面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日前,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相关工作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请您介绍一下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背景。

答: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找准教师教育中存在主要问题,寻求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的质量。”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战略高度阐明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教育工作的纲领和指南。

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有高质量的教师教育,才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师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教师培养质量和水平得到了提高,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些师范院校不关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关起门来办教师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相对滞后,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老三门”课程内容“空、繁、旧”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培养出来的师范生与中小学、幼儿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针对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旨在通过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推动举办教师教育院校深化教师培养机制、课程、教学、师资、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努力培养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问: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有哪些突出特点?

答:总体来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主要有以下四个突出特点: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意见》从创新协同培养机制、建立模块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突出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

二是反映基层创新。在多次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将相关院校的试点经验上升为国家政策。

三是加强分类指导。针对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改革发展需要,遵循不同类别教师的培养规律,分别提出卓越中学、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重点和目标要求。

四是把握国际趋势。对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教师培养政策进行比较研究,将先进理念、先进经验充分反映在《意见》的各个方面。

问:您刚才提到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将分类推进卓越中学、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能否作一简要介绍?

答:面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根据中学、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和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特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将分类推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

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重点探索本科和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整体设计、分段考核、连续培养的一体化模式;

卓越小学教师培养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

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重点探索构建厚基础、强能力、重融合的培养体系;

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重点建立健全高校与行业企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协同培养机制,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重点探索师范院校与医学院校联合培养机制、特殊教育知识技能与学科教育教学融合培养机制。

问: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明确了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强化招生就业环节,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整合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等四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在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方面,明确了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全方位协同的具体内容,提出要建立“权责明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

在强化招生就业环节方面,提出通过自主招生、入校后二次选拔、设立面试环节等多样化的方式,遴选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攻读师范专业;要求开展生动有效的就业教育,鼓励引导师范生到基层特别是农村中小学任教。

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方面,提出建立模块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体系之中;突出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充分融入优秀中小学教育教学案例;推动以师范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变革,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和师范生学习方式;开展规范化的实践教学,提出将实践教学贯穿培养全过程,分段设定目标,确保实践成效;探索建立社会评价机制,提出试行卓越教师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在整合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方面,提出高校建立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聘请中小学、教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优秀教育工作者、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形成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

问:如何组织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工作?

答:为推进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教育部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教育部将就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工作进行专项宣传,通过集体宣讲、经验交流等各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

二是加强组织管理。教育部将成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专家委员会,负责计划的指导、咨询服务等工作。近期还将发布《关于开展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具体布置计划实施的各项工作。

三是组织督导检查。教育部将依托专家委员会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实行计划实施高校动态调整机制。

四是鼓励社会监督。向社会公布卓越教师培养质量年度报告等,欢迎媒体和社会各界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和监督。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