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桑梓文库 | 中国名人 | 锦绣中华 | 同学录 | 教育频道 | 图片中心 | 桑梓下载 | 留言桑梓 | | ||
|
||
|
|||||
舜:五帝之一、商业家之鼻祖 | |||||
作者:光荣与梦… 名人来源:桑梓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9/30 | |||||
本人物籍贯有争议,本站经过分析考证,采信“《孟子》: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东夷,采信“夏商周时期,东夷是指生活于今山东,淮河地区,活动在今泰山周围的众多部落、方国。”。故本站认为舜为山东人。 ——桑梓网 舜(拼音:shùn),是中国上古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字;都君。生于姚墟(一说姚墟在今河南濮阳,一说在浙江余姚,一说生于姚丘即诸冯,一说在山东诸城,一说在山东菏泽,一说在山西临汾),都城在蒲阪(今山西永济)另有说都城在潘城(今河北逐鹿)。舜为四部落联盟首领,以受尧的“禅让”而称帝于天下,其国号为“有虞”。帝舜、大舜、虞帝舜、舜帝皆虞舜之帝王号,故后世以舜简称之,其后裔以姚姓为主脉,舜帝嫡裔67世嫡长孙姚渊[即妫渊]于西汉中期迁居南地吴兴郡至其长孙舜帝嫡裔69世嫡长孙西汉大臣姚平定居吴兴郡,吴兴姚氏即成为舜帝姚重华正统嫡裔血脉繁衍地,今舜帝血脉已繁衍至一百四十几代,中华姚氏求正堂德府世家[中华姚氏圣仁堂]德主人姚丹萍[字;姚舜修]即是舜帝姚重华嫡裔血脉140世嫡长孙,由姚姓衍生出陈田胡王陆文孙虞姬车等十几个大姓,大姓又衍生几十个姓氏,全世界舜裔子孙近2.7亿,遍及天下。
舜(拼音:shùn),是中国传说历史中的人物,是五帝之一。名重华;生于姚墟,故姚姓,冀州人,都城在蒲阪(今山西永济)。舜为四部落联盟首领,以受尧的“禅让”而称帝于天下,其国号为“有虞”。帝舜、大舜、虞帝舜、舜帝皆虞舜之帝王号,故后世以舜简称之。 ◆传说生平 姓名 不过,有人认为“重华”或“纵华”仅为表音汉字而已,因而不认同双瞳之说。 生平 青年 据《史记》所载,舜曾在历山耕种,让历山的人都相互推让地界;在陶河滨制陶,让河滨的陶器都不再偷工减料;在雷泽捕鱼,让雷泽的人都推让渔界。 虽然舜深得尧的钟爱,但舜的父亲和弟弟象仍想杀死舜。有一次,瞽叟对舜说:“粮仓的顶漏水,你快去修补一下。”舜于是爬到粮仓顶上涂泥补漏,继母便叫象在这时放火烧粮仓,舜情急智生,用斗笠保护自己不受火烧而逃(一说舜双手举著斗笠,像鸟儿一般降落下来逃走)。又一次,继母要舜挖井,舜挖井的时候,在侧壁凿出一条暗道通向外边。当舜挖到深处,继母和象一起往下倒土填埋水井,而舜从旁边的暗道出去,又逃开过一劫。继母和象都以为舜死了,非常高兴。象说:“这个主意是我出的,舜的妻妾和琴归我,牛羊和粮仓归二老。”象于是搬到舜的宫室住下,弹起舜的琴。舜回到家中,象先是十分惊愕,后又很不自在,说:“我正十分难过地思念你呢!”舜回答道:“是吗?你真是个好弟弟!”以后,仍然十分孝顺父母,爱护弟弟。 舜特别善于识别和使用人才。高阳氏有八个有才能的子孙,人称其为“八恺”,意思就是八个和善的人。高辛氏也有八个有才能的子孙,人称其为“八元”,意思就是八个善良的人。这十六个人美名远扬,帝尧却没有举用他们。舜当了帝尧的臣子以后,推举八恺担任管理土地的职务,舜又推举八元到四方之国宣扬五种教化,他们都能尽心办事,发挥长处,使天下安宁、百姓和睦、农业发展、四边和平。当时,帝鸿氏有个不成器的子孙,他毁弃道义,阴险狠毒,尽干坏事,人称他为“混沌”;少皞氏有个不成器的子孙,不讲信誉,废弃忠诚,喜听谗言,惯于花言巧语,人称他为“穷奇”;颛顼氏有个不成器的子孙,没法教训,不知道好歹,人称他为“梼杌”;缙云氏有个不成器的子孙,喜欢吃喝,贪求财宝贿赂,天下人对他十分憎恶,称他为“饕餮”,这四个家族造成了社会的灾难,帝尧却没能赶走他们。舜知道后,打开城门,把这四家都流放到四方边远地区,让他们去抵御四方妖怪。坏人赶跑了,社会也安定了。 参政 驩兜推荐共工,帝尧认为不行,但还是让他试任主管百工的工师。共工果然放肆地干坏事。四岳推荐鲧治理洪水,帝尧认为不行,在四岳的要求下,让他试试,九年都没成功。三苗居住于江淮和荆州,一再反叛。舜向帝尧建议,将共工流放到幽陵,使其变化北狄;将驩兜流放到崇山,使其变化南蛮;将三苗流放到三危,使其变化西戎;将鲧流放到羽山,以改变东夷的风气。这四个人惩处以后,天下人都信服了舜。 受禅 帝舜以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为帝妃,娥皇无子,女英生子商均,另有庶子八人。帝舜知道自己的弟弟象和儿子商均都不成器,于是向上天荐告以禹继承帝位,实行禅让。十七年后,帝舜在苍梧的南巡途中逝世,安葬于苍梧山(今湖南宁远县境的九嶷山,钱穆先生认为在湖北北部的汉水流域)南侧,终年一百零一岁。 他说 舜代理尧执政后,囚禁了尧,为了不让尧的儿子丹朱知道事情真相,阻止丹朱看望尧,《竹书》有“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舜并逼迫尧禅位于他,丹朱知道后,率三苗之兵伐舜,双方在丹浦展开大战。郭濮在注《山海经·大荒南经》中说:“昔尧以天下让舜,三苗之君非之。”和“舜伐三苗”的记载。巨人部落首领夸父是丹朱的得力大将,“逐日”误入大泽而死,以射箭闻名的后羿部落助阵帝舜,因此丹朱在失去夸父这一重要助力的情况下,在与帝舜争夺帝位的战争中失败。丹朱战败后,其后裔向河南、湖南、河北、山东等地迁移。由于这次大战双方伤亡都很大,后来丹朱被描画成“凶神”或主管灾祸的“邪神”,甚至有一支后代被称为“狸姓”,遇到灾荒之年朝廷还要请狸姓人出来代为祈祷消灾。《国语·周语上》:“有神降于莘。”惠王问内史过,内史过以为丹朱之神,请使太宰帅狸姓,奉牺牲粢盛往焉。韦昭注:“狸姓,丹朱之后也。” 帝尧崩后,丹朱才回到华夏部落去奔丧,因舜的“谦让”,曾称帝三年,故《竹书纪年》、《山海经》等古籍称丹朱为“帝丹朱”。但大臣们全跑到南河之南朝觐舜而不朝觐丹朱。于是,舜曰“天也”,便顺应天意和人民的呼声登上了帝位。这就是“尧舜禅让”。因丹朱作为三苗首领并且曾称帝三年,故在南方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地位崇高,被湖南、广东等地被奉为衡山皇、丹朱皇。舜则把丹朱封到房地为诸侯。《竹书纪年》则称“丹诸(朱)辟(避)舜于房”,就是说丹朱尊父命而让天下于舜,自己远避于房地。 按照《史记》所载,舜摄政28年,尧才去世。舜于三年的丧事完毕之后,便让位给尧的儿子丹朱,自己退避到南河之南。但是,天下诸侯都去朝见舜,却不理会丹朱;打官司的人也都告状到舜那里,民间编了许多歌谣颂扬舜,都不把丹朱放在眼里。舜觉得人心所向,天意所归,无法推卸,遂回到都城登上天子之位。不过,传说中舜的都城与尧的都城不在一个地方。据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引皇甫谧所说;“舜所营都,或云蒲坂。”而“蒲坂”在唐代是河东县,即今山西永济县。 尧死以后,舜在政治上又有一番大的兴革。原已举用的禹、皋陶、契、弃、伯夷、夔、龙、垂、益等人,职责都不明确,此时舜命禹担任司空,治理水土;命弃担任后稷,掌管农业;命契担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担任“士”,执掌刑法;命垂担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担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担任“秩宗”,主持礼仪;命夔为乐官,掌管音乐和教育;命龙但任“纳言”,负责发布命令,收集意见。还规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绩,由考察三次的结果决定提升或罢免。通过这样的整顿,“庶绩咸熙”,各项工作都出现了新面貌。上述这些人都建树了辉煌的业绩,而其中禹的成就最大,他尽心治理水患,身为表率,凿山通泽,疏导河流,终于治服了洪水,使天下人民安居乐业。当比之时,“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清平局面。 舜在年老的时候,认为自己的儿子商均不肖,就确定了威望最高的禹为继任者,并由禹来摄行政事。故舜与尧一样,都是禅位让贤的圣王。 据说舜在尧死之后,在位39年,到南方巡守时,死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山,称为“零陵”。 舜与尧一样,同是先秦时期儒墨两家推崇的古昔圣王。而舜对于儒家,又有特别的意义。儒家的学说重视孝道,舜的传说也是以孝著称,所以他的人格形象正好作为儒家伦理学说的典范。孟子继孔子之后对儒学的发展有巨大贡献,他极力推崇舜的孝行,而且倡导人们努力向舜看齐,做舜那样的孝子。说:“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犹)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他甚至设想,舜为天子,而瞽叟杀人被捕,舜虽不会利用权力破坏刑律而将其赦免,但一定到监狱里偷偷地把父亲背出来,一起逃到海滨,过无忧无虑的日子,为了共享天伦之乐而忘掉天子的地位。由于儒家的宣传,有关舜的传说事迹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留下极深刻的影响。 ◆史料记载 《孟子》: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宗教信仰 ◆其他
舜帝陵 舜帝陵有两座,一座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一座位于山西省运城市。 九嶷山舜帝陵 舜帝陵在湖南永州宁远县城南60里的九嶷山舜源峰下。舜即位后的第39年公元前2071年到南方巡查,崩于苍悟之野,葬于江南九嶷。九嶷山又称苍悟山。自然景色很美,此山因有9座平地突起、形似一样、各自挺拔高峻、不好分辨的山峰,故称九嶷。 运城舜帝陵 舜帝陵冢始于禹时,舜帝陵庙始建于唐开元26年(738年),是景区内建造早、规模大,最具影响力的文物古迹。蕴涵看历史、文化、美学、风土人情、建筑工艺等文化内涵,弥足珍贵。孟子《离娄下》中曾经记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 舜帝陵庙位于中国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北相镇杨包村西,是舜帝的陵和庙,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舜帝陵庙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元末被毁,明万历年间重建,清代多次重修。庙坐北朝南,面积2.7万平方米,由外城、陵园和皇城三部分组成。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过殿、享厅、舜帝陵、戏台、卷棚、献殿、正殿、寝宫,其中过殿、正殿为元代建筑,卷棚和献殿为明代建筑,余为清代建筑。过殿面阔五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檐下斗栱四铺作单下昂、重栱计心造,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前乳栿通檐用三柱。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四椽,重檐歇山顶,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前后乳栿通檐用四柱。 |
|||||
名人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尧:五帝之一、开创禅让制 帝喾:五帝之一、商族第一位 颛顼:五帝之一 少昊:白帝、司秋之神 太昊 共工:洪水之神 祝融:火神 燧人氏:火的发现者 黄帝:中华民族人文初祖 女娲:捏土造人、人类始祖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