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桑梓网《锦绣中华》频道上线  [桑梓网  2013年9月29日]            桑梓网欢迎投稿!  [桑梓网  2006年6月6日]            《图片中心》,盛大推出!  [桑梓网  2006年5月13日]            桑梓网全新改版升级  [桑梓网  2006年5月12日]            桑梓论坛功升级到7.1.0版  [桑梓网  2006年1月8日]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
中国名人首页
|
安徽名人
|
北京名人
|
重庆名人
|
福建名人
|
广东名人
|
甘肃名人
|
广西名人
|
贵州名人
|
河南名人
|
|
湖北名人
|
河北名人
|
海南名人
|
香港名人
|
黑龙江名人
|
湖南名人
|
澳门名人
|
内蒙古名人
|
宁夏名人
|
青海名人
|
|
四川名人
|
山东名人
|
上海名人
|
陕西名人
|
山西名人
|
天津名人
|
台湾名人
|
新疆名人
|
西藏名人
|
云南名人
|
|
浙江名人
|
吉林名人
|
江苏名人
|
江西名人
|
辽宁名人
|
其他名人
|
全国名人
|
您现在的位置: 桑梓网 >> 中国名人 >> 台湾名人 >> 正文
  [图文]吴凤:阿里山神         ★★★ 【字体:
吴凤:阿里山神
作者:佚名    名人来源:桑梓网    点击数:1592    更新时间:2014/1/8

  吴凤(一六九九至一七六九),字符辉,平和县壶嗣村人。五岁随父吴珠、母蔡氏渡台,居诸罗大目根堡鹿麻庄(令嘉义县中埔乡)。

  中埔地处阿里山麓。阿里山有大小番社四十八社,每杜数百人,生性凶猛,动辄杀人,所以汉人不敢前往。吴凤少年时经常随父到番杜经商,有较多机会接触番族,渐渐地懂得番语,熟悉番俗。加上他豪迈坚勇,颇有侠士风范,番人对他有几分敬畏。

  清代台湾开发中,处理汉番矛盾,融合汉番关系,始终是个重大问题。清政府采取"抚番"政策,设通事与番族联络交往。吴凤的经历和素养,使他成为阿里山通事的最佳人选。康熙六十一年(一七二二)到干隆三十四年(一七六九),吴凤任阿里山通事达四十八年之久。通事之责,乃管理汉番贸易,征收番人赋税,开展番族教育,解决汉番纠争等等。吴凤忠于职守,处事公平,力促汉族和番杜的贸易往来,深受番人信赖。但是,番人历有"粟祭"的陋俗。即新谷登场,必"出草"猎取人头祭神。吴凤上任第一年,力劝番人戒俗,软硬兼施无效,最后达成协议:以牛代人,明年一定给人头以祭神。翌年,番人来取人头,吴凤还是劝说加蒙骗,迫使以牛祭神。这样过了五年,番人不干了,说:"今年再不给人头,就杀吴凤祭神。"吴凤眼看推延不过,就取朱一贵义军死者遗留之首骨,以充祭事。每年一具到干隆三十一年,这些尸骨也用完了。番社又派人素讨人头,吴凤晓之以理,严词相告,不许妄杀无辜。番人应允,连续三年未用人头祭神。干隆三十四年,番社发生瘟疫,死了很多人,以为因没有人头祭神,神灵惩罚所致。番人气势汹汹地查找吴凤,声言一定要杀人以谢神。吴凤知势不可止,好言相慰,并告诉他们:"明天一早,山中有一红衣帽的行人,你们可取他的头。但是有言在先,只准杀这个人,以后不准再杀人。"众番欢呼而去。

  第二天早上,果见山道上走来一穿红衣戴红帽的老者。众番蜂起张弓射杀,取其首,愕然发现是通事吴凤。各社番人闻知,悲痛至极,号哭之声震撼山林。吴凤既殉职,众番社酋长聚议,立誓戒除"栗祭"恶俗。吴凤亡于农历八月初十,七日而葬。

  吴凤去世后,被尊为"阿里山神"。嘉庆年间,继任通事杨秘根据汉番同胞之愿,在今嘉义县中埔乡社口村立庙祷祀,称"阿里山忠王庙"。每年于吴凤忌日举行祭祀。吴凤生前供职的阿里山一带,后取名为"吴凤乡",兴办起"吴凤中学"。嘉义火车站广场,雕塑吴凤铜像。蒋介石先生为吴凤庙题"舍生取义"匾额。吴凤墓保护完好,庄严肃穆。后人为其墓题联日:"秉浩然气,以救世心,为生民定命,立德立功同不朽。捐百年身,树千秋业,受万家尸祝,其人其事永流芳。

名人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 上一个名人:

  • 下一个名人: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组图]陶渊明:田园诗派创
     [组图]徐孺子:江西历史上
     [图文]大祚荣:渤海国创始
     乞乞仲象:唐代东北少数民
     [组图]“合肥四姐妹”:张
     [图文]细奴罗:南诏国的创
     [图文]皮逻阁:统一的南诏
     [图文]庄硚(庄蹻):滇国
     [图文]韩正:十九届中央政
     [图文]赵乐际:十九届中央
     [组图]陶渊明:田园诗派创
     [组图]徐孺子:江西历史上
     [图文]大祚荣:渤海国创始
     乞乞仲象:唐代东北少数民
     [组图]“合肥四姐妹”:张
     [图文]皮逻阁:统一的南诏
     [图文]庄硚(庄蹻):滇国
     [图文]韩正:十九届中央政
     [图文]赵乐际:十九届中央
     [图文]王沪宁:十九届中央
    朱一贵:台湾历史上第一次大
    陈梦林:台湾第一本“县志”
    颜思齐:开台王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版权所有© 2000-2023 桑梓网 保留所有权利。
    皖ICP备20000420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602201608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