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作者:桑梓网  文章来源:桑梓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29 14:15:5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伯夷名允,字公信。是末孤竹君的长子。孤竹君在世的时候就想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其死后,叔齐要将王位让给伯夷。伯夷认为弟弟即位是父亲的遗愿而不肯接受,因此逃走。叔齐也不肯做君王,后来孤竹国人就立了故君中间的儿子为新王。伯夷、叔齐于是就在周地养老。当周文王姬昌去世以后,周武王姬发讨伐纣王。伯夷和叔齐前去阻拦,未果。周建立以后,两人发誓不吃周的粟米,隐居在首阳山,采山菜为食,最后饿死。

  1. 参考: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一》

来源:维基百科


史记·伯夷列传

  司马迁

  夫学者载籍极博。尤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事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河北名人乱弹之一:伯夷与叔齐

  
  伯夷与叔齐是因“不食周粟”而名气满天下的。这个勇气要不得,你若要勇气,就得失去生命;你若选择生命,就得失去名气。这真是世上最难的选择。而他们俩似乎又不是为了此而隐居的,是为了气节?节气?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了,叔齐要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也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
  
  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去投奔。可到了那里,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把他的木制载在兵车上,进兵讨伐殷纣。伯夷、叔齐勒住武王的马缰谏诤说:“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武王身边的随从要杀掉他们。太公吕尚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
  
  武王胜商纣后,天下都归顺周朝,可伯夷、叔齐以此为耻辱。他们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歌辞意思是:“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薇菜。以暴臣换暴君啊,竟认识不到那是错误。神农、虞、夏的太平盛世转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唉呀,只有死啊,命运是这样的不济!”遂饿死于首阳山。
  
  伯夷、叔齐二人的行为很有意思。
  
  国君有命,二人不从,此为不忠。长辈有训,二人不听,此为不孝。临阵逃脱,置次子与国民于不顾,此为不仁。仅求自己奉行的义理而不顾事实的变化,此为不义。未经调查就下结论“以暴易暴”,此为不智。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智之人竟也千古流传,在那么早的年代里,在那么通讯媒体不发达的时期,他们的故事能够留传下来而被津津乐道,真也是一个奇迹。
  
  司马迁说这是因为孔子喜欢这种行为。孔子写了书,把握了重要的一环,所以,伯夷、叔齐的故事得以流传。
  
  想想,他们二人的传奇之处应在于几点:
  不慕荣华,富贵于他们如尘土,且能够在首阳山做流民。敢冒死阻文王讨伐殷纣,叩马而谏。其三,宁可饿死,不食周粟。
  这确也难为了他们二公子了。
  
  这三点与我这等俗人来比,自是非同一般。一、我不能弃富贵如糞土,我要生活,我上有老下有小。二、我怕死,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不珍惜。三、我有过被饿的经历,知道那种滋味的确不好受,而被活活饿死的滋味……嗯,一定是非常人所能忍受的。估计我受不了。
  
  伯夷与叔齐真是一对志趣相投的好兄弟。有一人这样做还可以作些解释,若两人同样做,就让你沉思了。
  
  1927年6月2日上午,正当学术生涯处于巅峰之际,中国杰出的学术大师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人们在痛惜他“中道而废”之时,竞相揣度其自沉的原因。
   
  贾谊说:“贪财的人为财而死,重义轻生的人为名而献身,矜夸而贪图权势的人为争权而丧生,平民百姓则贪生而恶死。”
  
  人们常说,贪婪无止境,不知其中有无关于精神一项。

来源:天涯社区


首阳山与伯夷、叔齐的故事
 

    渭源是古丝绸之路在今甘肃境内的必经之地。在渭源县城东南约30公里的莲峰乡,坐落着一座小山,即首阳山。山虽不高,历史上却十分出名。《史记》中记载着这么一个故事:

  在商代末年,孤竹国(在今河北省)的国君有两个儿子,哥哥叫伯夷,弟弟叫叔齐。国王很钟爱叔齐,想把王位让给他,伯夷知道了父亲的心意,主动离开孤竹;叔齐不愿接受哥哥让给他的王位,也躲了起来。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即周文王)尊老敬老,赡养老人,便一起投奔周国,并在那里定居下来。后来西伯昌死了,周武王继位。武王整顿内政,扩充兵力,进军讨伐商纣。伯夷、叔齐听说这件事后,便跑上去拉住武王的马缰绳,劝谏道:“父死未葬,就大动干戈,攻伐别人,这能说是孝吗?作为臣子,却去攻伐君主,这能说是仁吗?”武王的将士听了这些话,非常生气,拔出剑来要杀他们,被太公望制止住了。太公说:“这是讲道德的人。”吩咐将士不要为难他们。等到打败了殷纣王,天下人尊奉周武王为天子时,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件可耻的事,决心不做周臣,不食周粟。他们互相搀扶着离开了周朝的统治区,在首阳山隐居下来,靠采薇菜充饥。快要饿死时,作歌唱道:“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祖兮,命之衰矣!”歌罢,遂饿死在首阳山上。孟子在《万章下》里也曾提到过此事。

  伯夷、叔齐是否死在今渭源县境内的首阳山上,历史上曾有人产生过怀疑。为此,明万历二十三年户部主事杨恩就此事撰文进行论证,文章被人雕刻成碑,立在渭源县莲峰乡莲峰山五台下。此碑高7尺,宽3,5尺,文1184字。碑文认为全国虽有五处首阳山,而以渭源首阳山为真。作者引经据典,多方论证。刻石字迹清晰,书法刚劲有力,堪为明代碑碣书法中的上品。石碑的背面刻的是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巩昌知府曹司牧撰写的《改建首阳山夷齐词记》,文中介绍了伯夷、叔齐的生平及历代奉祀概况,并说明了改建的原因和经过。由于此碑论据确凿,资料翔实,引起了许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重视。明代朱燮远、清代左宗棠还以此碑文为蓝本,撰写了夷齐庙碑文。

  伯夷、叔齐的行为在今天的人看来自然迂腐可笑,甚至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可是古人却认为他们是忠孝两全,高风亮节的人,因此甚为推崇。如果你有幸来到首阳山下,就会发现有两座长满花草蕨薇,堆得像小山似的墓冢,那就是伯夷、叔齐的坟墓。如今坟前还立着一座碑楼,上刻“商逸民伯夷叔齐之墓”,碑首阴刻着清代陕甘总督左宗棠篆书“百世之师”。楼眉横批:“高山仰止”,两侧砖刻陇西王霖撰写的对联:“满山白薇,味压珍馐鱼肉;两堆黄土,光高日月星辰。”

  在墓后面百余步,是后人为纪念伯夷、叔齐而修建的清圣祠。此词最早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后因兵乱而毁。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人们集资重建,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院内有正殿五间,殿前左右墙壁上嵌着墨绿色的大理石,上刻清代湖南范绍儒撰写的《首阳山怀古诗(并序)》以及陇西汪凌撰写的《重修清圣享堂碑记》。院内还有一块《首阳山新建清圣庙碑》,碑文是左宗棠撰写的。

来源:http://city.icchina.com/Point/GetInfo.asp?ID=7858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