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王选:当代毕升 激光照排之父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19 22:58:27 文章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 |
|
|
1994年,王选与妻子陈堃銶一起查看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输出的排版胶片。新华社发 新华网北京2月19日电 王选生平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王选,因病于2006年2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0岁。 王选1937年2月5日出生于上海,少年时代就读于上海南洋模范学校。1954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1958年毕业留校在无线电系任教,参与北大自行开发的中型计算机━━红旗机的研制工作。1961年,他开始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探索软件对未来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影响。1964年承担了国内较早的高级语言编译系统━━DJS21机的ALGOL60编译系统的研制。1975年投入到“汉字精密照排系统”项目的研究中。1981年,他主持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原理性样机华光I型。1985年至1993年,他又先后主持研制成功并推出了华光II型到方正93系统共五代产品,以及方正彩色出版系统。他历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所长、所长,文字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后任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大方正技术研究院院长,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首席科技顾问,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总体战略顾问专家组成员,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合作促进会理事长,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专利保护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发明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名誉会长。1995年后担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2003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他是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王选是当代中国著名的科学家,是举世公认的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大学选择专业时,他看到国家“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中把计算技术列为重点发展学科,又了解到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将对国防和航空工业产生巨大影响,便毅然决定攻读当时冷门的计算数学专业。大学毕业后,他以巨大的热情投入计算机应用研究工作。他敏锐地意识到国家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中“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研究成功将引起中国报业和出版印刷业的深刻革命,项目的巨大价值和技术难度激起了他攀登科技高峰的豪情,他毅然决定用数字存储方式,跳过当时日本流行的第二代机械式照排机和欧美流行的第三代阴极射线管照排机,直接研制国外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信息压缩、高速还原和输出方法等世界领先技术,成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技术核心。1979年,他主持研制成功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主体工程,从激光照排机上输出了一张八开报纸底片。1981年后,他主持研制成功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方正彩色出版系统相继推出并得到大规模应用,实现了中国出版印刷行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成为中国自主创新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的杰出典范。他对科研项目的市场前景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是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先驱,被誉为“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上世纪80年代起,他就致力于科研成果的商品化。90年代初,他带领队伍针对市场需要不断开拓创新,先后研制成功以页面描述语言为基础的远程传版新技术、开放式彩色桌面出版系统、新闻采编流程计算机管理系统,引发报业和印刷业三次技术革新,使得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占领99%的国内报业市场以及80%的海外华文报业市场。他积极倡导产学研结合,在北大方正集团中建立起从中远期研究、开发、生产、系统测试、销售、培训和售后服务的一条龙体制,还力主由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与北大方正集团共同成立方正技术研究院,走出了一条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成功道路。 王选是科学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人民教师的优秀典范。他一生献身科学,淡泊名利,始终孜孜不倦地埋头于艰苦的科研工作,即使患病期间也没有停止过。他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努力拼搏、勇攀高峰的作风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好评。在科研成果和崇高荣誉面前,他始终强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他把科研事业当作毕生的追求,以提携后学为己任,甘为人梯,为培养和造就出一批批年轻的学术骨干呕心沥血。作为一名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和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他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和年轻技术骨干严谨勤奋的科研作风,经常鼓励和帮助他们选择具有挑战性且应用前景光明的课题,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2002年,他用获得的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及学校的奖励金共900万设立“王选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和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从事具有基础性、前沿性的中长期科技创新技术研究。在他的培养下,一批敢于创新、勇于拼搏的青年科学家走到了科研前沿。 王选在计算机应用研究和科学教育领域里的重大成就,赢得了祖国和人民的高度评价,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赞誉。1985年获首届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奖,1986年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1987年获首届毕昇奖,1987年和1995年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9年获中国专利金奖,1990年获陈嘉庚技术科学奖,199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还先后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教育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劳动模范、“首都楷模”等荣誉称号,并被授予人民教师奖章。 王选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他青年时期就立志成为一名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聪明才智的科学工作者。他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改革开放。他认为,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事业和前途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奉献社会。正是这样一种崇高的信念,激励他面对各种困难百折不挠、矢志不渝。他的科研工作始终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得到中共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在“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研究的关键时刻,邓小平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支持。当彩色激光照排系统在海内外报业领域进入实用阶段时,江泽民亲临北大方正集团视察,给予王选和北大方正集团很大的鼓励。在他的科研工作和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过程中,胡锦涛从多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这些关怀、鼓励和支持是他科研创新的巨大动力。在多年交往中,他同中共中央领导结下了深厚友情。 王选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作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十分关心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心人民政协的工作,积极参政议政,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注重调查研究,积极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祖国统一,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建言献策。他关心九三学社的自身建设,强调要增强九三学社的凝聚力,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把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科教兴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他以自己的高尚品质、人格魅力和特有的亲和力,教育、影响、团结了广大社员,为九三学社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积极贡献,在九三学社社员中享有崇高威望,赢得广泛的尊敬和爱戴。他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多党合作事业一定会更加兴旺发达。他关心公益事业和困难群众。他还先后担任全国人大中国━━菲律宾友好小组主席,外交部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马来西亚政府多媒体超级走廊国际顾问组成员等职务,积极参加各种国际交流活动,利用自己的特殊影响广泛结交各国朋友,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科技文化交流和友好合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王选的一生是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一生。他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生活朴素,平易近人。他对国家和人民忠心耿耿,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祖国的完全统一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他的爱国情操和崇高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完)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