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桑梓网《锦绣中华》频道上线  [桑梓网  2013年9月29日]            桑梓网欢迎投稿!  [桑梓网  2006年6月6日]            《图片中心》,盛大推出!  [桑梓网  2006年5月13日]            桑梓网全新改版升级  [桑梓网  2006年5月12日]            桑梓论坛功升级到7.1.0版  [桑梓网  2006年1月8日]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您现在的位置: 桑梓网 >> 中文热讯 >> 正文
  为了1000个农民工子女的“六一心愿”       ★★★ 【字体:
为了1000个农民工子女的“六一心愿”
作者:刘丹、叶…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5/31
 

    新华网上海5月31日电 题:为了1000个农民工子女的“六一心愿”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刘丹、叶锋     

    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顿饭、回老家看看爷爷奶奶……“六一”儿童节前夕,来自上海20所高校的中华爱心义工,遍访上海农民工子女学校,收集了1048份农民工子女的“六一心愿”,并通过媒体和网络,动员社会各界“认领”,伸出援手,让孩子们得偿心愿。

    在这个名为“千予千愿”的活动中,上海各界人士纷纷加入“心愿认领”行列,上演了一幕幕温情故事。     

    “六一心愿”——和爸妈吃一顿饭

    这是万煜霞小朋友迎来的第八个儿童节。往昔从未讲究“六一”节怎么过的小煜霞,今年向上海交大的义工大哥哥们说出了她的“心愿”:希望和爸妈一起吃顿饭。

    小煜霞是上海烛光学校的二年级学生。校内几乎所有老师都认识她,因为她总是放学后最后一个离校。每天接她回家的大伯,因为常常加班,接她的时间都在晚上8点以后,有时甚至到晚上10点!

    打开小煜霞的铁皮文具盒,除铅笔和橡皮之外,竟然还有半盒瓜子。“天黑时,肚子饿了,就趴在桌上吃几粒瓜子垫垫肚,等到大伯来接我回家”。

    所谓的“家”不过就是一间简陋仓库,也是大伯的临时住处。在她的记忆里,这已是她在上海搬过的第5次家:屋外,杂物成堆,荒草丛生,怪味袭人;屋内,墙体斑驳,电线交错,一盏5瓦的白炽灯幽幽地亮着。墙角处1米来长的一个木制“烤箱”,就是小煜霞的“床”。

    5年前,小煜霞和刚出生的弟弟一起,跟随爸妈从湖南老家来到上海,一家人靠爸爸一人打工过活,每月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后来爸爸不幸工伤,右手中指的一根筋被锯断。紧接着妈妈又患一场大病,动手术花了近2万元。从此这个家背上了近1万元的债务。今年2月,爸爸离开上海,远赴福建一家煤矿做工。虽然辛苦,但每月能挣2000元。而正在上海念书的小煜霞,不得不寄养于在上海打工的大伯“家”。

    刚刚8岁的小煜霞,节日的愿望再简单也再真实不过:能吃上一顿妈妈烧的饭菜。

    当上海交通大学法学系的大四学生、“爱心义工”毛伟等人了解到小煜霞父母“六一”节无暇回沪时,大哥哥们想出一个办法,在学校附近的饭店里,让厨师按照小煜霞妈妈平日做菜的方法下厨,“六一”前请小煜霞来吃饭过节。为了不让小煜霞失望,毛伟还哄她说:“这顿饭,是你爸爸妈妈特意打来电话,让我代替他们陪你吃的。祝你节日快乐!”

    从未过过“六一”节的小煜霞,面对大家的节日祝福,兴奋得满脸通红。桌上有她最爱吃的鱼和黄瓜。她一边吃,一边自言自语:“妈妈做鱼最好吃,爸爸的凉拌黄瓜我最爱吃”。几十元钱的一顿饭,圆了小煜霞的节日梦。     

  一千个心愿 期待爱的给予

    “我从小在湖北的一个小县城长大,父母都下了岗,家里经济拮据。4年来,交大校友助学基金会捐助了我近1万元,学校还为我提供了多个勤工俭学的机会”。为了回报社会参加中华爱心义工,毛伟真情表白,“我希望能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感受温暖。”

    近800名“毛伟”们,在上海大爱文化传播公司的串联下,以“中华爱心义工”名义,踏遍了上海杨浦、闵行、松江、浦东四区,在70多所农民工子女学校中征集了1048个孩子的心愿。心愿简单而朴实,有的也让人心酸。

    松江区新桥镇马汤村春晖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五年级小朋友何岚,酷爱读课外书,校长破例允许她将图书室的书带回家读。几年下来,学校少得可怜的近100本书都已被她“啃”了好几遍。她的心愿是,学校图书室能添几本新书。

    12岁的四川小女孩罗丽邺,9岁时亲生父亲病逝。小女孩做梦都希望能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一家人攒了两年的积蓄正打算给她买电脑时,继父得了一场病。妈妈和她商量把这笔钱给继父治病,罗丽邺爽快地答应了。“我的心愿是拥有一台电脑,但最大的心愿还是希望爸爸妈妈身体好。”罗丽邺说。

    松江区寿县皖松小学的郑煜玲今年11岁,来自浙江绍兴,是班里的英语课代表,英语考试几乎都得满分。由于学校使用的英语教材只有书本,没有磁带,有的章节只能跳过不上。“我希望能和上海小朋友一样,在漂亮的教室里上一堂‘真正’的英语课。” 郑煜玲说。

    “我出生4个月就随父母从安徽老家来上海打工,长到13岁了还没回过老家,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安徽老家看看”;

    “我在上海5年了,一直没有机会亲眼看到东方明珠塔,我很想看看它是否像电视上那么雄伟”;

    “以前每年过生日,妈妈总给我炒几个鸡蛋吃,我希望能像电视上的孩子一样过生日,有蛋糕,有蜡烛,还有好多小朋友”;

    “爸爸妈妈工作在外很辛苦,总是愁眉苦脸的,我的心愿是爸爸妈妈脸上每天都露出微笑……”

    “一千个心愿,期待着一千个给予。比起千百万农民工子女来,这一千个给予可能微不足道。但当全社会都来关心这些孩子们,就可能改变他们当中很多人的命运。”“千予千愿”活动发起人、中华爱心基金会的项目负责人黄凯说。

    “爱心义工”们将1048个心愿统一录入电脑,对心愿及认领人进行分类编号。这件繁重而细致的活儿,常让义工们工作到深夜。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爱心义工”高志松说:“每个人都有付出爱的能力,只要你想给予就一定能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力量!”

文章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孩子们,你们过得好吗?--“六
    新华时评:让童年成为人生美
    花蕾,在春天里绽放——新中
    献给在抗震救灾中迎接六一国
    儿童节莫成“问题节”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2000-2023 桑梓网 保留所有权利。
    皖ICP备20000420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6022016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