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桑梓文库 | 中国名人 | 锦绣中华 | 同学录 | 教育频道 | 图片中心 | 桑梓下载 | 留言桑梓 | | ||
![]() |
||
|
||
|
|||||
30年兴风作浪的30本书 | |||||
当当网上优惠购买正版 《30年兴风作浪的30本书》 | |||||
点击阅读关于《30年兴风作浪的30本书》的更多精彩内容 | |||||
作者:钟云坤 著作来源:中国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7 | |||||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30个年头,重温30年中伴随我们成长的30本书,细细品味渐渐逝去的花样年华。 改革开放30年间,什么书影响了我们的人生?欢迎各位朋友发帖指教补充。 1 《牛虻》/重印35种文学经典 1978年春天,国家出版局决定需要重印一批书,以暂时解决文革十年带来的书荒。出于谨慎,开了以下书单组织重印:“五四”以来文学10种,如《郭沫若剧作选》、《子夜》等;中国古典文学9种,如《东周列国志》、《儒林外史》、等;外国古典文学16种,如《悲惨世界》《牛虻》等。 当时重印上述35种书籍,每种印40~50万册,一共印1500万册。 2 《跟我学》/第一次外语热 1979年,《跟我学》(FOLLOW ME)出版,掀起了第一次全民学外语的高潮。 3 《窗外》/琼瑶言情小说热 1981年,琼瑶小说《窗外》、《聚散两依依》、《梦的衣裳》、《在水一方》……征服神州大地的痴心男女。18年后琼瑶卷土重来,《还珠》系列再次风靡神州。琼瑶是惟一能“毒害”3代青少年的华人女作家。 4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热 1976年5月,三毛《撒哈拉的故事》出版,从此她的作品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三毛也成为了80年代最热的文化明星之一。 5 《存在与时间》/美学热 80年代初,刚刚洞开国门,在那样一种启蒙的氛围和语境当中,思想文化著作、尤其是哲学理论书成为时髦。美学热,李泽厚的著作,萨特、尼采,包括80年代后期流行的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成为当时的流行读物。80年代的阅读出现了这样一种似乎很奇怪的现象,大众把金庸、琼瑶和萨特放在一起,大众文化和高端的哲学并行不悖。 6 《红高粱》/小说和电影联姻 1988年,张艺谋凭《红高粱》一片成名,一举夺得了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大奖。随着电影的获奖,小说《红高粱》的作者莫言也几乎在一夜之间迅速走红。 7 《妻妾成群》/先锋文学热 1989年底,苏童的成名作《妻妾成群》问世。1992年,经电影“大腕”张艺谋之手调弄成了著名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电影大热带动了小说的热卖。苏童、余华、莫言、格非、马原、孙甘露成为80年代后期开始兴起的先锋文学的代表。 8 《张爱玲文集》/ 张爱玲热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港台文化初入内地,张爱玲是和沈从文一起被发现的“出土文物”。1984年始,浙江文艺的《张爱玲散文全编》、安徽文艺的四卷本《张爱玲文集》一度相当流行。张爱玲热一直持续到今天。 9《黄金时代》/王小波生前鲜为人知 王小波生前鲜为人知,死后却声名广播。自1997年4月11日去世后,他的作品几乎全部出版,评论、纪念文章大量涌现,出现了一股“王小波热”。甚至,一批他的坚决拥趸者还出版了《王小波门下走狗》一书。 10《老照片》/“读图时代”开启者 《老照片》1996年12月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创刊,发行量最高时达五十多万份,成为“读图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
|||||
著作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牛年的“牛”书 三十年儿童文学:盎然新意又 中国30年"粉丝"进化史:一部中 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新形象 全球视野里的中国30年 书架上的30年:从几十本到万 李银河:我钟爱的三十本书 改革三十年社会心理之变迁 李君如: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 历史地看待“真理标准讨论”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