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桑梓网《锦绣中华》频道上线  [桑梓网  2013年9月29日]            桑梓网欢迎投稿!  [桑梓网  2006年6月6日]            《图片中心》,盛大推出!  [桑梓网  2006年5月13日]            桑梓网全新改版升级  [桑梓网  2006年5月12日]            桑梓论坛功升级到7.1.0版  [桑梓网  2006年1月8日]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您现在的位置: 桑梓网 >> 教育频道 >> 高等教育 >> 正文
  [图文]校长朱清时:科大少年班太出众招致众多批评       ★★★ 【字体:
校长朱清时:科大少年班太出众招致众多批评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京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0/23
 

    3月22日,朱清时在自己的办公室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在他看来,少年班因出众而“招风”。李雅清 摄

    在中科大建学50周年、少年班创办30周年,这样一个有重大庆祝意义的年头,朱清时也即将卸任了。

    62岁的朱清时,已连任了10年中科大校长。在中科大校史上,只有首任校长郭沫若任期跟他一样长。

    他的10年任期,也是少年班遭遇批评和质疑最多的时候。朱清时如何面对这些质疑?他怎么看少年班的得失?

    3月22日,记者与他面对面。

    少年班最成功是创新

    新京报:少年班创办30年,你认为少年班最值得总结的经验是什么?

    朱清时:少年班最成功的,就是进行了一系列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

    比如招生方面的创新。

    少年班在招生上跟高考不一样,最初,是老师带着试卷上门考试,完全的自主招生;现在招生,也要高考,但过了重点线就行。

    少年班录取有复试,比如进行心理测试。学校对招生有更大发言权,选人才的灵活性就大了。不会一刀切,不光是考题决定一个孩子的一生。

    新京报:我们注意到,少年班头两年不分专业。

    朱清时:少年班的孩子很小,刚进大学对自己擅长什么不了解,对自己喜欢什么也不了解。所以头一到两年,不分专业,让最好的老师教基础课。然后让他们在全校范围内自选专业。

    这个时候选择专业,就比较准了,学生就能选到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专业。这一点,至今很多高校都做不到。

    新京报:少年班是否也有教训?

    朱清时:也有,那就是社会过度关注少年班,给孩子太多精神的压力。

    少年班最初成立的时候,社会上都把这个班叫“神童班”,全社会都在关注他们。让他们觉得全中国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身上,压力就太大了,超过了小孩的承受能力。当时,也没有现在这么好的心理辅导。

    对他们不能关注太多,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是神童,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同于常人。

    新京报: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曾给少年班题词:“不要考100分”,这个题词很多年没公开,几年前才公开,为什么?

    朱清时:那个时候很保守,少年班很多人不能理解这个题词。陈先生的意思是,少年班的学生做学问,掌握精髓要义考个七八十分,就可以了。不要为了考100分在细枝末节上浪费时间。

    比如我老家四川种地,一亩地产水稻400斤,一年施很多化肥,多产几十斤,以后施更多肥,增产并不多,结果把土壤给破坏了,其实并不好。

    要考100分,会花费很多时间,浪费聪明才智,让人格、品德扭曲僵化,成为考试的机器。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12岁高考神童启程上中科大 参
    品“中国最牛高校”校长的卸
    朱清时:学校是净土社会才有希
    中科大公布09年自主招生方案
    中国第一个少年班:历经争议
    中国科技大学逐步迈向世界知
    中科大五十年:创办中国第一个
    中科大少年班30年 成败如何看
    少年班30年 “神童”今何在
    中国科大少年班与国家重点实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2000-2023 桑梓网 保留所有权利。
    皖ICP备20000420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6022016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