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桑梓网《锦绣中华》频道上线  [桑梓网  2013年9月29日]            桑梓网欢迎投稿!  [桑梓网  2006年6月6日]            《图片中心》,盛大推出!  [桑梓网  2006年5月13日]            桑梓网全新改版升级  [桑梓网  2006年5月12日]            桑梓论坛功升级到7.1.0版  [桑梓网  2006年1月8日]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您现在的位置: 桑梓网 >> 桑梓文库 >> 当代文学 >> 纪实传记 >> 正文
  杨尚昆初掌中央办公厅       ★★★ 【字体:
杨尚昆初掌中央办公厅
当当网上优惠购买正版 《杨尚昆初掌中央办公厅》
点击阅读关于《杨尚昆初掌中央办公厅》的更多精彩内容
作者:李欣 王凡    著作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12
 

    杨尚昆听彭德怀一说,感觉这封信不比寻常/杨家沟会议商议党的领导核心东移计划/毛泽东批评说:“你们读的马列主义到哪里去了?!”

    1947年6月,杨尚昆到中央前委所在地靖边县小河村,向中央汇报后委的工作。他到小河村后,得知毛泽东正准备去苏联会见斯大林。

    就在这当口,毛泽东委派杨尚昆,把自己的一封亲笔信送往靖边县张家畔彭德怀驻地。杨尚昆到了彭德怀那里,彭德怀看了毛泽东的信,告诉杨尚昆:“主席信里的意思是把西北的军事交给我,后方工作包括联防军、地方工作和后勤统归贺总管。”

    杨尚昆听彭德怀这么一说,感觉到这封信不比寻常,是毛泽东去苏联前所作的特别托付。彭德怀顺嘴说道:“一个韩信,一个萧何嘛!”楚汉相争时期,刘邦重用韩信与萧何,一个指挥作战,一个经营后方,彭德怀遂出此言。这是杨尚昆第一次当毛泽东的信使,直接把毛泽东的指示传递给某位高层领导人。后来在中央办公厅主任任上的杨尚昆,又多次受毛泽东的委派,担当这样的角色。

    然而,斯大林在接到毛泽东准备访苏的电报后,在给中共中央的复电中提醒说:鉴于目前中国的战事,毛泽东离开岗位可能对战事有不利影响,因此建议毛泽东赴苏一事还是推迟为好。中共中央接受了斯大林的建议,因此毛泽东就没有走。

    7月下旬,中共中央前委召集西北野战军、联防军和太岳军区的指挥员彭德怀、贺龙、陈赓、习仲勋、马明方、贾拓夫、张宗逊、王震、张经武等在小河村开了3天会。会议对人民解放军从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进行了筹划,杨尚昆参加了这一重要会议。

    会议商定由贺龙以联防军司令的身份,统一领导陕甘宁和晋绥两区的后方工作。随后,中央军委决定西北野战兵团正式定名为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这时,杨尚昆才领悟到毛泽东给彭德怀的亲笔信还有更重要的内涵,透露了他已在酝酿安排新的战略部署和工作格局的信息,而彭德怀当时就领会了毛泽东的意图。

    西北野战军所属的大多数部队原来一直是贺龙带领的,彭德怀没有直接指挥过,像这样一纸命令就调整了指挥关系,在旧军队中简直难以想象。而在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内,却顺顺当当地处理好了,这使杨尚昆感到党对枪杆子领导的有力,军队指挥员之间的团结,真是史无前例的。

    毛泽东在小河村会议上第一次说了这样的话:对蒋介石的斗争(指解放战争)可以用5年时间来解决,但不要对外宣布,还是准备长期作战。不要像蒋介石那样,先说几个月消灭我们,结果不能实现,又一再改嘴。战事的发展,正如毛泽东的预料。到了1947年底,西北野战军歼敌9.9万多人,在外线作战的人民解放军向中原大踏步推进,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已连成一片。因此,毛泽东的那番话让杨尚昆特别难忘。

    1947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工作会议,会议中商议了党的领导核心东移到河北省,与已在建屏县(后改为平山县)西柏坡村的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汇合的事。当中共中央有东移的意向后,杨尚昆随即意识到中央办公厅应该着手准备,必须提前行动起来。

    根据以往的经验,杨尚昆注意到在中央领导机构转移时,情报、通信工作是一刻也不可以中断的。因此,在1948年1月初,他和后委的领导就派军委三局局长王诤先行到河北省建屏县同中央工委接头,开始布置通信接转方面的工作。1月下旬,军委二局、三局的先遣组30余人,携带着必需的通信器材从后委所在地三交镇出发。紧接着,第二批520多人的队伍携带更多物资也开拔了。这样的安排,保障了中共中央核心在搬迁期间通信联络的顺畅。

    1948年1月中旬,杨尚昆等又派军委供给部副部长范离,到晋绥和晋察冀军区接洽,解决运输力量和迁移沿途的食宿问题,商定了由晋绥军区负责护送,晋察冀军区负责接应的方案。同时还议定了中央后委机关迁移的路线。

    1月20日,当中央后委收到周恩来和任弼时关于中共中央核心东移的正式通电时,杨尚昆等已经基本完成了中央机关第二次“大搬家”的前期准备和部署工作。根据周恩来和任弼时电报的指示,中央后委的搬家行动于3月中旬开始。

    3月12日,中央后委领导成员中的叶剑英、李涛、李克农等离开三交镇。此时,迁移期间的军事和情报系统的电台都已沟通启动。中央后委的领导只有杨尚昆在三交镇留守,做最后的结束扫尾工作。

    3月24日,中共中央前委的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来到了三交镇双塔村。那天晚上,毛泽东等在杨尚昆的陪同下,看望了在三交镇留守的后委工作人员。

    随后,几位领导人作出决定: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第二天即带部分警卫人员和一部电台先走,到兴县蔡家崖晋绥军区所在地,小住数日,然后赴建屏县西柏坡。前委的其他人员交由杨尚昆带领,和后委留守三交镇的最后一批人员一起,徒步行军前往建屏县西柏坡。

    毛泽东在三交镇的时间并不长,但有两件事让杨尚昆难以忘怀。一是毛泽东批评了晋西北的土地改革搞得太“左”,而且语涉杨尚昆。虽说晋西北的土地改革是康生、陈伯达直接指挥的,杨尚昆并没有丝毫插手,但毛泽东说:“你们后委就驻在这里,这些事情都知道,可是你们根本不反映。你们读的马列主义到哪里去了?!”

    当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建制正规化以后,各地各部门的情况汇总并转呈中共中央核心层,就是中央办公厅的工作了,也就是杨尚昆主管的分内之事。因此,毛泽东的这几句话,杨尚昆并没有简单地作为就事论事来听的,而是引起了他更深层的思考:要当好中央核心的耳目,要及时地反映情况,特别是涉及政策性的和有倾向性的情况。

    另一件事,就是他再次聆听了毛泽东对战争发展形势所作的估计。毛泽东说:“同蒋介石的这场战争,可能要打60个月。60个月者,5年也。这60个月又可分为两个30个月:前30个月是我们‘爬坡’、‘到顶’,也就是打到我们占优势;后30个月,叫做‘传檄而定’,到时候,我们是‘下坡’,有的时候不用打仗,喊一声,敌人就投降了!”

    杨尚昆曾在一篇日记中这样写道:“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亲眼看见中国革命一步一步地照毛主席所规定的进程,走向全国大胜利,实在是值得兴奋,值得为自己庆祝。”

    在毛泽东等到达三交镇的第二天下午,杨尚昆召集后委留守人员进行东移动员,周恩来和任弼时到场讲了话。

    临行前,杨尚昆与后委的部分干部商定:由作战部二局的谢逸志率一个组打前站,一局的张一民带一个组殿后,沿途检查行军纪律。人员按单位编组,一般干部和战士自背行李步行;中级干部和体弱的同志骑马或毛驴,也有的乘坐驮轿;儿童坐在柳条筐里,一头毛驴驮两个,一头骡子驮4个。沿途每隔五六十华里,由军区设一个兵站,负责安排转移人员的食宿和骡马的草料。

    杨尚昆一家4口,也随后委的队伍同行。一路上,他们不断地收到来自前方的捷报:华东野战军解放了威海,中原野战军再克洛阳,收复偃师、许昌……到达西柏坡时,西北野战军收复延安的消息也传来了。因而这次大搬迁,感觉比撤离延安那次顺畅多了。

    夹峪与西柏坡相隔约2.5公里,可谓西柏坡的大门。中央领导机构迁来后,书记处的领导和部分军委机关就驻在西柏坡,那是在山沟里面,相对安全一些。中直机关的警卫、后勤供应等机关以及中央青委等就驻在了夹峪。还有一些机关分散驻在滹沱河两岸的村子里。当时,各地来人汇报工作,邮寄文件、报刊等都是先到夹峪,并不是什么都直通到西柏坡。

    杨尚昆的家安在了夹峪。他白天到西柏坡去办公、开会,晚上再返回夹峪住宿,往返约5公里的路程都是步行。因为时不时有开会到深夜的情况,他回不了家,就在叶剑英的院子里找了一间房子临时过夜。

    杨尚昆率队到达西柏坡的时候,毛泽东还在晋察冀军区所在地阜平县城南庄,他比周恩来、任弼时等晚到西柏坡一个多月。因此,直到杨尚昆日记记载的1948年5月27日,中共中央的五大书记才再次聚齐。

[1] [2] [3] 下一页

著作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 上一篇著作:

  • 下一篇著作: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揭朱镕基传奇身世之谜:乱世孤
    习近平讲话的语言风格及特点
    习远平:父亲往事——忆我的
    胡耀邦为何十次拒绝担任中共
    政坛“黑马” 陆昊
    解读李克强:破解复杂难题高
    习近平《之江新语》文章选登
    刘奇葆散文:爱兰者爱民
    彭丽媛回忆初识习近平 称双方
    李克强之路:学而优则仕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2000-2023 桑梓网 保留所有权利。
    皖ICP备20000420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6022016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