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桑梓网《锦绣中华》频道上线  [桑梓网  2013年9月29日]            桑梓网欢迎投稿!  [桑梓网  2006年6月6日]            《图片中心》,盛大推出!  [桑梓网  2006年5月13日]            桑梓网全新改版升级  [桑梓网  2006年5月12日]            桑梓论坛功升级到7.1.0版  [桑梓网  2006年1月8日]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您现在的位置: 桑梓网 >> 桑梓文库 >> 社会人文 >> 正文
  孔子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字体:
孔子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当当网上优惠购买正版 《孔子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点击阅读关于《孔子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的更多精彩内容
作者:王一流    著作来源:《中国青年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17
    因为学习是个永恒的话题,才赋予了教育的意义。人类文明的历程,既是人类不断地祛除自身缺点的过程,也是人类不断发扬自身优点的过程。为此,我们敬重孔子。似乎我们也这么做了:我们不仅设立了中国孔子基金会,还把孔子的铜像塑到了南美。然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是孔子的智慧——先进的教育理念,而不是孔子的外壳!一个军事天才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剑,一种是思想。而思想最终会战胜剑。很可惜,今人让孔子失望了,因为他的先进教育思想正在受到“利益文明”的猛烈冲击而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是说,人在本性上大体是相近的,只是由于习染的不同,才导致了人与人品行的极大差异。而孔子认为人的品行是可以通过教育和学习加以改变的,因而主张“有教无类”。故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然而,如今我们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却没有突出“教育要面向平民”,以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忘记了根本;在孔子的学生中,既有富家子弟,亦有贫民子弟,他们志向不同,性格各异,有的曾是流浪汉,还有的甚至当过强盗。而如今呢?莫说犯罪,就是你在学校里受到的某种处分都有可能给你的学业以致命的一击,有的“污点”甚至将伴你一生;更重要的是,“有教无类”的基础在如今已被撼动。城乡差别的进一步扩大使得“贵族”与“平民”之间产生“庄严的距离感”。富家子弟肆无忌惮地浪费着优良的教育资源,而平民子女却在为不足百元的学费而“报校无门”。“高考移民”的产生以及“优劣班”的划分也充分表明学校亦开始背离“有教无类”的宗旨,家庭背景甚至财富的多寡有时候都成为学校的“招生标准”。这样一来,教育资源本身就匮乏的弱势者在受教育的竞争中就更无立足之地了!而且这会导致一个更坏的后果——强势者进取心的减弱和弱势者自信心的丧失。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语入者,有以德行入者”。此乃孔子“因材施教”之法。如何做到“因材施教”?这也正是我国目前教育所面临的又一困境。

    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作为一个大学生,你敢说你没有读过《三国演义》吗?相信绝大多数人是不会的,且读过的同学也不可能都是因为喜欢它而去读的,相当一部分人是基于某种压力,这正是一种“教育思维定式”的体现。正如所有学生都得学英语一样,不管你对它有没有兴趣,也不管它对你今后的工作有没有帮助,反正有些事你不得不去做,有些时间你不得不去浪费。人家不愿意成为“上帝”,社会非要逼着你成为“上帝”这就是现实。

    而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先哲孔子就已在教育中浸入“因材施教”之法,所殊重尤其在于学生素质中的非智力因素,他对学生的性格优缺点可谓了如指掌:子路果断,子贡通达,冉求多才多艺……从而根据各人的特点授之以教,以扬长避短。试问:今天的老师又有几人能去关心一下学生的性格特点呢?我们学了孔子老人家两千五百多年,其结果如何呢?孔子跟不上新时代,被社会抛弃了。不过这也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学生只关心成绩,老师只关心升学率就可以了。成绩出来了,升学率也就有了,美其名曰:互利互惠。殊不知其过程中不仅抹杀了个性,更抹杀了因弥补个性所花去的“生命”。可见这种“互利互惠”是以整个社会的牺牲为代价所换得的。什么“因材施教”恐怕只能从教科书中找到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以学为乐”是孔子的又一经典教育理念。孔子刻苦好学,而且以立志为先导,以乐道为旨归。对为学而言,立志无疑是一项培根固本的工作,而孔子却又将为学之乐寓于生活之中,生活之乐亦在孜孜以学。使“以学为乐”和“立志成才”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然而,今天的莘莘学子又是怎样学习的呢?在小学时,根本不懂,讲啥背啥;上了中学,学习就是为了考大学;进了大学,还得考研究生呢……就这样,学习仿佛仅仅是一个等待成功的过程,快乐那是成功以后的事情。学习,更准确一点说,读书是为什么呢?差一点儿的便是谋得一官半职,养家糊口,好一点儿的便是博取功名利禄,书册留名,仅此而已!然而,残酷的现实也确实让学生们有些无能为力。就大学毕业生而言,即使你能够选择到你喜欢的专业去学习,也大半找不到对口的工作。更何况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算了吧!有工作就不错了,要知道还有数百万的大学生在等着“饭”吃呢!为此,学生们就不得不放弃理想、快乐,学习也就变得只一个“苦”字了得。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日渐成熟,“以学为乐”的教育理念的生存状况已变得岌岌可危。如果孔子生活在今天的话,是不是也早就失业了?

    有人说:“现代教育绝不是现代企业的流水线,它需要的恰恰是一种古代文人的精神。”为此我们搬出了孔子。然而,我们弘扬孔子,仅仅是以“孔子”这个名字设个基金会,或是塑个铜像吗?孔子的精神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暗自思忖,“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学为乐”还所剩几何呢?蓦然回首,孔子真的已离我们越来越远。

(2006-04-16)

著作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 上一篇著作:

  • 下一篇著作: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孔子到底惹谁了?
    是谁动了我们的孔子?
    论语集注
    论语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2000-2023 桑梓网 保留所有权利。
    皖ICP备20000420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6022016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