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桑梓文库 | 中国名人 | 锦绣中华 | 同学录 | 教育频道 | 图片中心 | 桑梓下载 | 留言桑梓 | | ||
![]() |
||
|
||
|
|||||
玩儿也是一种学习 “快乐教育”可行吗?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厦门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1 | |||||
可行
快乐是智力的加速器
肖华蓉:应当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和体味快乐的滋味,在快乐中成长,快乐是教育的方便法门和加速器。我的小孩尽管不大,但因为我从小对他的教育以享受快乐为主,所以孩子学习从来没有感到过压力,并且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比较强。特别是孩子学习的主动性非常高,原因就是学习对他来说学习已成为一种快乐。我不敢说会比那个南南的妈妈做得好,但我有信心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我坚信这是我和孩子共同的幸运。
为孩子创造快乐学习的环境
米米:当孩子都把接受教育看成是一种生活的过程去享受,就会乐于接受每一次教育。我们应该为他们去创造这样一种环境,让他们在享受中接受教育所带来的快乐!成功的标准不是惟一的,途径也是多种的,一生中一直处在享受生活、快乐的过程中,这本身也是一种快乐。
部分孩子完全可用“快乐教育”法
刘翰闻:其实,小学、中学的整个教育阶段是兼顾大多数人的,而对于部分人完全可以采用“快乐教育”达到教学目的。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学习来达到学校要求的教育水平,这样子,还把他们放在学校里面,会阻碍他们的天性与智力发展。所以我认为,应成立一个良好的测智机构,对学生进行测试,对个别学生因材施教,而不能让他们沦入普通教育之中,这样子他们对单调学习的厌倦反而会阻碍他们的发展。
不易
仅有快乐是不够的
陈进好:不管老师还是家长都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不过仅有快乐是不够的。不让孩子尝一点苦头,经一点挫折,受一点磨难,一味地快乐,一旦哪天被小石头绊一下就有可能摔得头破血流,那时,无论如何也快乐不起来,甚至有可能永远也快乐不起来。
“神童”不仅是“快乐教育”的结果
军子:社会上历年来出现的一些“神童”,都曾一度有他们的荣耀与光环,但大多只是昙花一现罢了。他们的成功,我个人认为并不能归结为“快乐教育”的结果。他们的成功在于能把快乐与勤奋、方法与恒心、系统与个案相结合。
还有多少“证”等着去拿呢
张娓萍:快乐教育,我看是一个挺复杂深远的系统工程,得仰仗整个社会文化、价值认同的变革和提升,不是家长单方面,更非教育部的某个红头文件就能轻易实现的。父辈们所以多能快快乐乐上学去,斗胆以为是因了彼时人们对于生活、人生的期望值普遍不高。而今,本科都还没出来就已有多少人在夜战考研;上岗了,还有多少“证”正等着去取呢。快乐,容易吗?
个别教育秘笈无大作用
赵治安:尊重出现,争取实现。快乐教育大大缩短了人才培养周期,明显减少了培养费用。可是要让范姜国一、南南的特殊现象变为普遍现象,单靠几位老师、几位家长的个别教育秘笈是起不了大作用的。必须对我们的教育体制、教学模式进行彻底的改革,才有可能实现古人的“因材施教”和现代人的“快乐教育”。
典型没有普遍意义
宋鹏飞:范姜国一和南南这样的“快乐教育”典型,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并无普遍意义,绝大多数家长只能以羡慕和欣赏的态度,“呵呵”一笑之后依然故我。只要考试、升学、高考的“指挥棒”不变,分数就永远是众人信奉的惟一准则,而用功读书也就成为追求高分、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种途径,在这样高度目的化、功利化的教育状态下,想要“快乐教育”无异于痴人说梦,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童话而已。
这样的教育能快乐吗?
李作民:当教育受制于功利时,不独是接受教育者,便是施行教育者,充其量都不过是为“功利”所驱遣和役使的“牛马”罢,做“牛”当“马”能快乐吗?当教育专事于将童心、童真、童趣束之高阁,而全身心追逐成人们超前且不切实的幻梦时,这样的教育能快乐吗?当教育不再是一门充满魅力的艺术,而只是生硬的指责、训斥、嘲讽和挖苦,这样的教育能快乐吗?当受教育者囊中羞涩、债台高筑甚而家破人亡时,这样的教育能快乐吗? |
|||||
文章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快乐教育"益智育人 未成年人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