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桑梓文库 | 中国名人 | 锦绣中华 | 同学录 | 教育频道 | 图片中心 | 桑梓下载 | 留言桑梓 | | ||
![]() |
||
|
||
|
|||||
玩儿也是一种学习 “快乐教育”可行吗?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厦门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1 | |||||
支招
多问问孩子:“今天开心吗?”
江源:从儿子上幼儿园开始,他每天放学回家,我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开不开心呀?”儿子也会仰着笑脸欢快地回答:“妈妈,我开心。”我想大多数情况下儿子的回答都是发自内心的,即使有什么不愉快,那么在这种快乐的导向之下,一天的不悦也很快会烟消云散。快乐的生活和学习,我觉得是让儿子成长为一个健康快乐,对家庭和社会有用的人的重要方式。
米奇:让孩子快乐,就是成功的教育。对孩子少一些要求,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苛刻,多一些鼓励。如果你可以在每一天结束的时候,帮助孩子回忆一些快乐的事情,那么他们就会以更多的自信和喜悦迎接新的一天。多问问身边的孩子:今天什么事情让你快乐?快乐等于一切,难道不是吗?
老师的鼓励很有用
小圆:老师的鼓励也是必不可少的。刚开学时,我儿子惟独对英语课不感兴趣。一次,班主任鼓励他参加学校英语童谣比赛,而且只有一个双休日的时间准备,儿子这下可着急了,没什么基础呀,于是我帮他选了一首较短的童谣和几句简单的自我介绍,儿子突击了两天,学会了。表演之后回来得意地说,老师表扬了他。现在他对学英语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
让孩子尽情地玩吧
王雯: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孩子出生以后,还在不懂事的时候便知道了玩。我国的传统教育是:这样不行,那样不允许。有些长辈图省事,为了让孩子安分一些,便用鬼神、护士打针来进行吓唬,抑制了孩子的丰富多彩的想象,也可能扼杀了一名科学家或者是教授。国外不是这样对待孩子的,孩子到公园去玩,公园的所有玩具都是属于孩子们的,管理人员无权干预和指责。等孩子尽兴不玩了,管理人员才去收拾。
丹丹:父母之所以严格限制孩子玩,是因为他们总认为孩子玩的时候根本不动脑筋,只是纯粹地在浪费时间。其实不然。孩子的好奇心比大人强,而且他的知识水平有限,玩的时候,他的小脑瓜可一刻也没停止过思考。并且孩子在玩的时候发现问题,才会特别主动地去思考问题,这种自主性也可以由玩而慢慢转移到学习上来。
专家观点
可以学习,不能照搬
黄碧芬(厦门外国语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快乐是一种主观感受。面对同样的人或事或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其差异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态度、视角与品位,而这些内在特质又来源于个人的生活经历及其知识经验的积淀。
快乐可以很简单——来源于人的任何一种基本需要的满足就可以让人快乐;快乐也可以很轻松——在生动活泼的自然环境中,或在笑声、幽默和智慧的氛围中进行分享性学习会让人很快乐;快乐还可以来自当事人有目标的执著行动——人通过有方向的具体行动和思考,感知会得到充分调动而产生通向精神和心灵的丰富体验,这类行动和思考通常需要一个过程,有策划或有需要,能完全自主地探究。对小孩子来说,在遇到挫折或困难时,能得到适当的鼓励和有效的启发或支持,他往往能深入探寻自己想知道的人事物,一旦有所了解、有所突破,特别是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时,那份快乐是激动而不同寻常的,会比其他快乐更内在、更持久。这种知、情、意几方面都受到触动而给人的深刻体验对人的品性形成有很好的累积效应,即经常品味快乐的人就变成了具有快乐品质的人,反之亦然。
小国一很幸运地有一个具有快乐教育能力的父亲,她的学习活动有时间,学习内容有选择,自主发展有基础。在实际生活中的感受力和领悟力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促进,才造就了她目前的心态和能力。这种经验可以学习,但不能照搬,人的领悟力和感受性有所不同,当你刻意要去追求一种结果时,就可能与快乐背道而驰了。 |
|||||
文章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快乐教育"益智育人 未成年人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 |||
|